海洋研究-浪頭上的物理
- 環境議題:海岸海洋海島
- 執行方法:專題研究
- 教育階段:高級中等學校
- 學習議題:環境倫理
- 議題實質內涵:U29 理解人為破壞對其他物種與棲地所帶來的生態不正義,並支持棲地的保護政策
- 策劃/執行人:周慧萱
- 動機:教案活動單元點子
- 目標範圍:小組
- 難易度:困難
- 實施期間:107/2-6月
- 參與人數:30
目標:
一、結合物理原理與知識,將海洋流體力學配合體育操作課程進行合科教學。
二、衝浪結合環境教育,使學生更為關懷海洋環境。
三、注意科學和生活中的應用結合,促進學生體能發展與健康。
進行方式:
一、每次實作課程介紹台灣地理環境與海洋生態,利用滑板學習浪壁加速。
二、至鄰近游泳池衝浪物理結合體能課程,教師針對學生一對一指導。
三、研發衝浪物理理論課程,辦理分組活動與競賽。
四、衝浪物理結合地科與地理,教師介紹烏石港南堤地形、浪況。
五、物理課程學術教學-教師針對衝浪板構造進行講解
六、學生下海實際體驗衝浪。
七、衝浪物理結合環境教育-課程結束後的淨灘活動
成果描述:
學習過程中有許多同學主動表達願意參與各式科學競賽,教師也根據學生的興趣提供引導,使學生能更深入探究有興趣的領域,亦能主動拓展視野與知識範疇。
帶領學生至學校附近的泳池進行實作課程,除了學習使用浪板的基本技巧,驗證重心等理論知識外,亦增強學生的水上安全知識,日後於水邊活動時更能保護自己及他人的生命安全。
實施心得:
一、空間及器材有限,而學生人數較多,需要輪流操作,在有限的課程時間內,學習效率及成效需要再改進。
二、學生很熱衷於這樣的課程,學習態度很好,也獲得了很大的成效。
三、在淨灘的過程中,看見他們比平常打掃還要更認真,覺得很感動。
學習者心得:
208班學生
覺得這樣的課程很有趣,除了學習到許多海洋生態環境之外,竟然還能去衝浪,平常的時間根本沒有機會可以去,而且老師很細心地講解,因為去海邊真的要很注意安全,我們事前的準備真的做了好多,還有先去游泳池練習跟滑板訓練,到了當天我真的好興奮,終於可以實際到海裡體驗了,真的超好玩的,而且我們那天的天氣很棒不會很熱,結束之後還有淨灘,撿了好多的垃圾,邊撿就在邊想,為什麼大家要亂丟垃圾,要是能讓這裡乾乾淨淨的,不是就會有更多的人來玩,好想讓大家都知道衝浪有多好玩,期待下一次的課程。
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