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報內容

瀏覽數:115
葉片數:4
澆水器:0
主題活動提報

評分項目

2
2
2
2
2

下雨過後校園中常見的小動物

發表日期:2016-12-28
發表人:may

  • 提報分類表:動物保護
  • 策劃/執行人:楊玉媚
  • 動機:教案活動單元點子
  • 目標範圍:年級性
  • 難易度:普通
  • 實施期間:105.5/1~5/7
  • 參與人數:12

目標:

1.能用五官觀察雨後的校園有哪些現象。
2.能發現校園中雨後的小動物
3.能用心觀察小動物的外形和動作。
4.能用肢體動作表現出觀察到的小動物。
5.能說出這些小動物在自然界的價值。	
6.能尊重地球上所有的生命。

進行方式:

雨後的訪客
*我的新發現
雨後的校園,有些什麼新鮮事?
1..觀察記錄:各組將觀察結果整理,包含發現地點,發現的小動物,表現的行為動
            作,特徵….,並將其紀錄在習作上。

2.觀察發表:從參觀校園的活動中,在雨後的校園裡,你們發現了哪些小 
             動物?牠們出現在什麼地方?在做什麼?引導學童將紀錄表
             內容明確的發表出來。
4.新詩欣賞:欣賞童詩--蚯蚓

成果描述:

學生了解到校園中雨後常見的小動物像是蚯蚓雖然渺小,但牠以土壤中有機物為食及鑽土的行為,對農夫很有幫助也對地球有很大的貢獻,以後雨後走在路上,發現蚯蚓,如果可以的話,幫助他們回家。
而蝸牛雖然會破壞班級花園中的植物生長,但在大自然中卻少不了牠們平衡生態,清除腐爛物質,而且牠們和人類一樣同是地球的一份子,對地球的危害遠不及人類,不須以害蟲稱呼牠們。

實施心得:

孩子透過老師在實際觀察之前對雨後常出現各種動物的先備知識建立後,再實際從事觀察活動時,會大大降低對某些對物的恐懼以及厭惡感比較願意主動接觸小動物,進而發現牠們的可愛之處。

學習者心得:

學生
第一組:每次雨後看到水泥地上出現許多蚯蚓總會覺得很恐怖,但老師說牠們是因為土壤中水分太多逼不得已跑出來,而且牠們是對土壤有益的動物, 因此下次我再看到會想版法把蚯蚓放回去.
第二組:雖然農夫都討厭蝸牛,但他也不是完全沒育處,人類不應該如此敵視牠們.
第三組:下過雨後,有很多平時看不到的動物會跑出來,以前從來不會覺得天氣跟動物的出現有什麼關係,原來只是因為我們不去關心我們生活的環境.

補充:

瀏覽附件,請先登入

回應列表:

  • 回應委員
    回應委員審核結果
    很好的活動,親身體驗與觀察最容易讓學童印象深刻,讓小朋友發現校園中雨後的小動物,並說出這些小動物在自然界的價值,進而能尊重地球上所有的生命。
    發表人:回應委員
    發表時間:2016-12-29
  • 如要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