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報內容

瀏覽數:112
葉片數:1
澆水器:1

評分項目

2
2
1
1
1

科學嘉年華

發表日期:2023-12-15
發表人:明菀

生物多樣性
  • 環境議題:生物多樣性
  • 執行方法:戶外教學/解說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環境倫理
  • 議題實質內涵:E26 覺知生物生命的美與價值,關懷動、植物的生命
  • 策劃/執行人:桃園教育局與忠貞國小
  • 動機:
  • 目標範圍:跨校
  • 難易度:普通
  • 實施期間:112.12.02
  • 參與人數:300

目標:

藉由創造力教育闖關活動,培養學生探索和解決問題能力、激發學生好奇心與創意潛能,培養團隊行動合作能力。

進行方式:

一、原理: 利用顯微鏡,找出水蚤與草履蟲。並指導利用手機做顯微攝影。
二、操作步驟:
1.取培養液或池水製作玻片標本(水蚤因體型大,需要用凹槽載玻片、且不用蓋玻片)
2.觀察草履蟲與水蚤,儘量維持蟲體在視野的正下方。
3.可利用酵母菌減緩草履蟲移動速度,方便觀察。
三、過關條件:
國小中年級: 找出水蚤,並拍照。
國小高年級: 找出水蚤,並找到水蚤的心臟。
國中生: 找出水蚤與草履蟲,並拍照。
四、其它:
如果有手機,可以將觀察到的微生物利用手機拍照做為成果帶回家。

成果描述:

一、讓學生當關主,增進學生的科學學習動機與自信心,並獲得闖關師長與學生的正向回饋。
二、學生操作顯微鏡更加熟練,並能學習如何向來賓解說,並能動手從旁協助其正確的操作方式。
三、學生能用顯微鏡觀察到微小生物,能進行正確的生命教育,並能關心與關懷生命的意義。

實施心得:

一、學生能實際看到顯微鏡下的生物都很開心,並詢問是否是真的,也讓他們知道,我們只是觀察牠,並不會讓牠死亡,觀察後可以再倒回環境容器中,回學校也可以進進學校的水生池。
二、讓學生了解顯微鏡觀察並不適只能觀察標本,也能觀察活體生物的動態。

學習者心得:

一、能操作顯微鏡實際看到顯微鏡下的生物都很開心。
二、能同時看到水藻與草履蟲,平時都是看圖片,真正看到眼前的活體,並會游動很開心。
三、能當關主並去創其他學校的關卡很開心,自己做,又能玩其他的動手做科學活動,很充實的一天。

補充:

當天活動從一早7:10從學校出發,校長帶隊,再學生與老師一輛器材車出發,活動整整一天,到下午15:30才撤離攤位,但是學生興致高昂,並能獲得成就感,是很有意義的一項活動。
不管事當自己攤位的關主,或是去創其他學校的關,都是很具科學意義的一天,加上師生通力合作,家長也給予高度肯定。
瀏覽附件,請先登入

回應列表:

  • 回應委員
    回應委員審核結果
    用顯微鏡觀察水蚤與草履蟲,對國小學生而言是個很難得的經驗,尤其又能拍照帶回家。若能在關卡中多融入些水蚤與草履蟲在生態環境中扮演的角色,會更切合提報內涵。
    發表人:回應委員
    發表時間:2023-12-25
  • 如要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