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報內容

瀏覽數:135
葉片數:3
澆水器:1
推薦提報

評分項目

3
3
3
3
3

認識台灣媽祖魚

發表日期:2021-10-26
發表人:candy

動物保護
  • 環境議題:動物保護
  • 執行方法:演講/講授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永續發展
  • 議題實質內涵:E30 覺知人類的生活型態對其他生物與生態系的衝擊
  • 策劃/執行人:陳靜錦
  • 動機:其他
  • 目標範圍:年級性
  • 難易度:困難
  • 實施期間:110.09.22~110.10.20
  • 參與人數:130

目標:

從「生命教育」物我關係,透過各領域課程結合,讓學生經由接觸而喜愛生物,不隨意傷害生物和支持生物生長的環境條件。知道環境保護與自己的關係,從探討環保行動中,辨別改善環境的適當方式,提出具體可行的方式,並落實於生活中,珍惜大自然所給予我們的一切事物。

進行方式:

首先,透過新聞報導引起興趣,藉由影片觀賞,以及PowerPoint簡報討論的方式,讓孩子覺察環境的改變與破壞可能帶來的危險,並珍惜生態環境與資源。之後,若進行戶外休閒活動知能探討時,能辨析其所潛藏的自然危機或人為危機,如:對海洋生態會造成哪些影響?並探討解決危機的策略,提出相關環保策略或行動,最後完成寫作。

成果描述:

1.透過課堂學習討論,孩子知道台灣媽祖魚(中華白海豚)的特性,運動方式,也知道牠們分布的範圍,以及牠們面臨的生存危機。
2.了解海豚、鯨魚和鯊魚之間的差異,覺察生活環境中的潛在危機並尋求協助。
3.過度開發或使用資源造成環境問題,會對生態系造成嚴重破壞。小範圍而言,可能會造成生物多樣性的降低、自然景觀的轉變、生態系統的不穩定。大範圍而言,整個地球可視為一個生態系,就變成了全球性環境問題,不能不重視。

實施心得:

1.透過活動之後,孩子知道要求各國簽署全球海洋公約勢在必行,這樣才能保護海洋物種、避免氣候變遷的最壞影響。全球海洋保護區建立後,海豚才能夠有個安全的家園。
2.以行動保護海洋保護海豚,修改漁業法減少海豚被誤捕的機會,同時要求各國停止鑽油計畫,減少海底聲波對海豚的影響,更要減少一些人為因素造成的災害
如:垃圾塑膠汙染、漏油……等事件。
3.不要餵食或騷擾海豚,賞鯨出遊時,盡量在遠距離觀賞。對於觀賞海豚的表演也要拒絕,不要再讓水族館或海洋公園有任何理由購買新的海豚,加速海豚的死亡。

學習者心得:

綜合孩子的學習討論,歸納成以下幾點:
1.台灣媽祖魚不是魚,而是哺乳類動物,真正名字是中華白海豚。
2.海豚大多是結群出沒,鯊魚比較多是單獨行動。
3.海豚的智商很高,聰明程度遠超大猩猩,牠們的學習能力強。
4.中華白海豚活潑好動,當牠們運動時血管會膨漲散熱,因此身體的膚色呈現粉紅色,非常可愛迷人。
5.台灣媽祖魚名稱,主要是因為跟傳統民間宗教信仰有關,可愛模樣向在給媽祖祝壽。
6.白海豚的分布,主要集中在苗栗至台南沿岸,水深不超過20至30公尺的近海地帶,數量逐年減少,已被國際自然保育組織列為「瀕危」等級。
7.白海豚的生存環境非常不利,牠們面臨了很多威脅,尤其工業的開發,棲地破壞,空氣、水和噪音污染,嚴重傷害到牠們的聽覺,使得牠們驚慌失措,再加上長期餵食行為,可能對健康、生殖等造成不好的影響。

補充:

資料來源取自於google新聞,以及台灣媽祖魚保育聯盟相關網站。
瀏覽附件,請先登入

回應列表:

  • 回應委員
    回應委員審核結果
    此課程活潑生動,運用十二年國教核心素養理念,自發、互動、共好。
    透過老師的宣導,學童認真學習態度,亦可結合海洋環保新理念,體驗海洋保育的重要性。讓學童了解台灣媽祖魚(中華白海豚)的生態環境亦不失環境教育內涵。值得推薦!以供他校參考。
    發表人:回應委員
    發表時間:2021-10-28
  • 如要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