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農教育-落葉變堆肥,垃圾變黃金
- 環境議題:綠色生活
- 執行方法:其他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能源資源永續利用
- 議題實質內涵:E39 覺知人類生存與發展需要利用能源及資源,鼓勵生活中直接利用自然能源或自然形式的物質
- 策劃/執行人:許富泓
- 動機:無
- 目標範圍:班級性
- 難易度:困難
- 實施期間:107/1/01-107/3/31
- 參與人數:50
目標:
一認識什麼是堆肥
二為什麼要製作堆肥
三讓學生思考落葉堆肥的好處。
四體悟堆肥解決廢棄物環保問題,又可增進地力,是值得採行得好方法
五感受取之於自然用之於自然的道理
進行方式:
一準備用具進行校園內落葉堆肥區,清除雜草及原本圍籬
二將堆肥區簡易分成九大區塊,長寬高約1.5米×1.5米×1.5
三圈圍材料用木板、磚塊……等,只要圍起來,並明白告知全校師生此處是落葉堆肥場
四安排打掃班級進行指引落葉傾倒的區域,將校園中清除之殘枝、落葉放入。可不斷由上面放入且指定人員將落葉彌平澆水。
五留意因地而難免會有蚊蟲,隨時以除蟲菊類殺蟲劑消毒,安全上應較無慮
六在校內或社區內進行堆肥,提高同學及街坊的環保意識
成果描述:
一利用落葉、刈草等植物性材料做堆肥,組成成分中氮素太低,所以堆肥化速度很慢。
二製作天然堆肥過程,學生慢慢體會有機肥之形成不易需耗費時日
三最後將堆肥與泥土混合,它可改良泥土的結構,改善保水力、疏氣性、排水力和保肥力等等,亦能提供均衡的基本養份予植物,是一種上佳的土壤改良劑。
實施心得:
一本校植栽多,每日有掃不完的樹葉,落葉有機堆肥是有效的解決方法,此次課程安排,結合食農教育,藉由照片呈現和討論內容的方式,輔以本校落葉堆肥場實際狀況觀察。
二雖然已將堆肥區劃分成九大格但學生無法依照安排的格子丟棄落葉,也常忘記灑水必須隨時監控留意
三落葉堆肥形成需要時間,無法短時間見到成效
學習者心得:
一學生A:樹葉.雜草竟然可以用來製作堆肥?真神奇...
二學生B:以前都隨便倒現在知道原來落葉可以再利用,原來以前都是在浪費大自然給予的寶貴東西。
三學生C:食農教育種菜堆肥的過程讓我懂得如何跟同學與小組的合作。
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