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土踏查~仰望下營名人「顏水龍」
- 環境議題:認識社區
- 執行方法:戶外教學/解說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環境倫理
- 議題實質內涵:E25 參與戶外學習與自然體驗,覺知自然環境的美、平衡、與完整性。
- 策劃/執行人:林靜宜
- 動機:教案活動單元點子
- 目標範圍:班級性
- 難易度:普通
- 實施期間:2020
- 參與人數:10
目標:
1.配合社會鄉土課程,讓學生可以認識在地名人-顏水龍。
2.結合資訊課程,由學生自主上網尋找顏水龍相關事蹟和規劃行走路線。
3.欣賞顏水龍先生的馬賽克藝術及繪畫,期盼學生能更有美感。
4.課程總結:透過這活動讓學生能夠理解一趟戶外教學不是說走就走這麼簡單,而是需要事先的規劃,讓整趟旅程儘量順暢。
進行方式:
1.先利用課堂時間共同討論出參訪地點:下營顏水龍紀念公園。
2.運用資訊教室,讓學生分成兩組,每一組須完成顏水龍海報介紹和規劃出行走路線地圖,以利到時觀看。
3.實地走訪一趟顏水龍紀念公園,加深學生對在地名人的認識,與鄉土文化產生連結和情感。
成果描述:
1.由於對象是三年級學童,對於資訊網路使用能力比較弱些,但透過這次事前準備分組,學童都能完成自主規劃路線和查詢網路資料。
2.學生能對社區的重要文化資產產生有效的認識與經驗連結。
3.甚至有許多學生在還未全班共同進行社區踏查前,就已經拜託家長們實地探勘地形,在班上(組內)不斷地分享、討論自己認為其他同學當天應該要觀察的事項。
實施心得:
規劃這樣的活動是一件非常累的事情,尤其這活動的主要對象是三年級學生,他們才剛剛上了半學期的資訊課程,加上這群學生從未有過「自主權」-可以規劃整趟旅程的事項,所以不論是利用電腦網路查詢地圖、或是討論行走路線,每次都討論非常久,可是教師自己認為這是必經過程,加上學校處於偏鄉,這些學生們對於家鄉的態度其實是有點冷漠,期盼多多利用這樣的活動規劃,能喚醒學童們對於家鄉的熱愛。
學習者心得:
周OO:這個磁磚很特別!
劉OO:這叫做馬賽克,顏水龍又被稱為馬賽克之父。
陳OO:我在星期日的時候有請媽媽帶我去顏水龍紀念公園,後來我才知道原來麻豆總爺也有一個顏水龍的紀念展示館。
顏OO:我知道!上次我們全家也有去,顏水龍真是我們下營的驕傲!
柯OO:雖然自己走到紀念館很累,但是能夠認識在地的名人也很值得了。
顏OO:老師,以後可以多多出來走走嗎?讓我們更可以認識下營文化。
顏OO:對!我們下次去下營上帝廟!
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