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報內容

瀏覽數:691
葉片數:5
澆水器:0
推薦提報

評分項目

5
4
5
5
4

替黃老爺爺把脈

發表日期:2010-01-27
發表人:劉燕霏

  • 提報分類表:認識社區
  • 策劃/執行人:四年級老師
  • 動機:教案活動單元點子
  • 目標範圍:年級性
  • 難易度:困難
  • 實施期間:98學年第一學期
  • 參與人數:90

目標:

1.學生能藉由網路及各種訪問途徑,搜尋到家鄉的地理環境景觀,以及黃墘溪發展的相關資訊。
2.藉由圖片及實地觀察,讓學生明瞭生態工法與水泥工法之差異。
3.透過環境議題的介紹與討論,讓學生親身參與周遭環境變遷的過程。
4.藉由各個教學單元,讓學生更能認識自身所處的生活環境,並加深「人與自然」的相互關係。
5.以價值澄清的方式,讓學生能勾勒出自己心目中對所處環境的理想圖像。

進行方式:

1.在社區地圖部分採用資訊融入教學,以Google Earth為工具,讓學生對於附近社區環境及河川黃墘溪有基本認識。
2.在討論的部分採用價值澄清法,讓學生藉由討論的過程逐漸澄清、認識自己對於周遭環境及社區河川的價值信念。
3.配合自然與生活科技第一單元,對附近水域環境進行基本認識。
4.配合語文領域,針對學童進行詩歌教學及詩歌、作文習作。
5.教學活動的主要範圍在教室內進行討論,以及黃墘溪周邊(校地圍牆旁)進行教學,以學童活動安全為優先。

成果描述:

1.學生從網路及各種訪問途徑,瞭解到家鄉的地理環境景觀,以及河川發展的相關資訊。
2.透過環境議題的介紹與討論,學生了解到周遭環境的變遷並能有所感受。
3.藉由各個教學單元及融入各領域教學,學生更認識了自身所處的生活環境,並加深「人與自然」的相互關係。
4.透過繪畫及詩詞創作,學生能勾勒出自己心目中的河川,進而培養愛護環境觀念。

實施心得:

河川在大自然界的角色有如人體內的血管般,網絡複雜的串起各個自然環境間的命脈。然而,面對此一天賜的恩寵,人們卻總是以理所當然的角度去看待河川,因此近年來河川相關的環境問題層出不窮,而人們卻始終對這些生命的命脈保持冷漠的態度。
本教學模組以校園旁的「黃墘溪」為背景,由介紹黃墘溪附近的地理環境開始,逐漸進入黃墘溪的相關歷史發展以及與地方經濟的關係,最後介紹其最近面臨的環境議題,並期使附近居民、學生能以公民參與的方式,共同思考黃墘溪的未來。此外,由於教學對象為四年級的小朋友,因此整個教學模組是以將黃墘溪擬人化的「故事」方式進行。其目的為拉近河溪與學生們的距離,讓學生們認識的黃墘溪是周遭的「親人」,而非一條與自己生活漠不相關的河流。
學生透過認識社區河川活動,除了對社區河川增進親切感,也培養了愛護河川的態度

學習者心得:

我覺得黃墘溪在我的住家附近,我應該要好好保護它,因為它的水源污染嚴重,所以我們應該要好好學習如何保護河川,讓它生生不息

補充:

瀏覽附件,請先登入

回應列表:

  • 回應委員
    回應委員審核結果
    此次上傳提報內容配合課程設計實際參與之環境教學活動,培養學生愛護自然環境的習慣,在實際的生活體驗中,落實環保行動是很好的想法。
    發表人:回應委員
    發表時間:2010-02-05
  • 如要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