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飲食吃在地,平溪仔上菜囉~
- 環境議題:綠色生活
- 執行方法:其他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永續發展
- 議題實質內涵:E31 覺知人類過度的物質需求會對未來世代造成衝擊
- 策劃/執行人:李彗菱
- 動機:無
- 目標範圍:年級性
- 難易度:普通
- 實施期間:111.9.30
- 參與人數:6
目標:
1.認識在地食材魚腥草。
2.能知道一道料理從採摘到上桌的歷程。
3.學習如何處理不同的食材及烹煮料理。
4.理解吃當地的低碳飲食概念對環境的好處。
進行方式:
1.事前與學生討論隔宿露營野炊的菜單,在經過討論之後,決定使用在地食材。
2.利用下課時間先在校園內找尋有沒有能食用的野菜或食材,發現了魚腥草。
3.請學生查詢魚腥草能做成什麼料理,決定菜色並查詢料理步驟。
4.一旁觀看並指導學生進行魚腥草的採摘、摘取食用部分、清洗、切碎或切條、下鍋料理、添加調味料直到起鍋的過程。
5.一起享用勞動成果,並請學生分享食用後的感想。
6.藉此與低碳在地飲食做連結,讓學生知道此為友善環境的作法,並學習愛護環境、珍惜食物。
成果描述:
1.學生在找尋可用食材的過程中,對校園環境進行觀察,發現某些原本被認為是雜草的植物其實是可以食用的。
2.透過野炊的活動讓學生具備正確及健康的飲食觀念、學習正確及安全的使用刀具與廚具的方法。
3.讓學生理解低碳飲食的重要性,人類、物種與環境的關係。
4.品嚐從產地到餐桌全由自己動手完成的料理,體會食物的來之不易。
實施心得:
1.在找尋食材的過程中發現溫室內的魚腥草葉子長的比走道旁的翠綠,引發好奇與討論。藉此搜尋資料瞭解魚腥草的生活環境及生長條件,也在過程中發現魚腥草有清熱解毒、抗病毒、防感冒的功效。而這由學生自主發起的學習方式,更能讓他們有所收穫。
2.可入藥、本身具有特殊氣味的植物,其實在料理過後會變成令人驚艷的美味。也讓學生再次印證「人不可貌相」的真理。
3.再次鞏固「吃在地、食當季」的觀念,不但新鮮健康、價格低廉,更能做到減碳環保、友善環境的好處。藉此更將這些觀念落實於生活中、推廣到家中,進而擴散出去,期許更多人能身體力行低碳飲食與生活的概念,為環境盡一份心力。
學習者心得:
0潼:我本來以為魚腥草煎蛋吃起來會很可怕,但是從下鍋煎開始,我就只聞到香味。吃起來除了淡淡的魚腥草為外,就是濃濃的蛋香。
0翰:在找魚腥草生長條件資料時,發現魚腥草真是寶耶~它有清熱解毒、抗病毒、防感冒的功效,聽說清冠一號裡也有魚腥草的成分,沒想到路邊不起眼的草也有大功用。
0汎:其實之前就有學過低碳飲食的概念,但都沒有跟餐桌上的食物產生連結。這次我們自己用魚腥草煎蛋,魚腥草是在學校採的、蛋是家中有養雞的人帶來的,我們這盤料理的食物哩程一定非常低!
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