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報內容

瀏覽數:405
葉片數:2
澆水器:0

評分項目

2
1
2
2
2

萬里瑪鋉溪親水踏查

發表日期:2017-01-09
發表人:曾添財

  • 提報分類表:河川湖泊濕地
  • 策劃/執行人:萬里國小/黃志傑
  • 動機:其他
  • 目標範圍:全校性
  • 難易度:普通
  • 實施期間:104.07.14
  • 參與人數:25

目標:

1.認識萬里瑪鋉溪親水步道環境及水中生態。
2.培養愛護及維持河岸環境的的情懷。

進行方式:

1.由萬里國小後門沿瑪鋉溪步道步行到瑪鋉溪親水平台。
2.講師在親水平台提醒學生下水時需注意的事項。
3.學生下水尋找事先放置的蝦籠,並將找到的蝦籠帶到親水平台給講師。
4.講師介紹瑪鋉溪水中的生物。
5.學生近距離觀察水中生物,如溪蝦、溪哥、毛蟹等。
6.將蝦籠捕捉到的水中生物放回瑪鋉溪中。

成果描述:

藉由講師生動的介紹瑪鋉溪步道兩旁的環境與水中生態,讓學生有進一步的認識溪流的生態環境。

實施心得:

從講師事先在瑪鋉溪所放置的蝦籠內,發現瑪鋉溪下游的水中生態非常豐富。而且瑪鋉溪親水平台能讓小朋友在瑪鋉溪溪中玩水。蝦籠內所捕捉到的水中生物有毛蟹、溪蝦、溪哥、三角姑…等。將這些生物放在觀察箱內可以讓小朋友近距離的觀察這些水中生物的特徵,再搭配講師從旁的解說更能加深小朋友的印像。講師還讓小朋友體驗捉螃蟹的樂趣,只是現在大部份的小朋友都不太敢徒手把螃蟹捉起來。最後講師還特別提醒小朋友這些被蝦籠捕捉到的水中生物我們觀察完成後,要把牠們再放回瑪鋉溪中而不是帶走,讓牠們繼續生活在瑪鋉溪的環境中讓牠們生生不息的繁演下去。

學習者心得:

學生1:我們這組是一個找到蝦籠的,而且蝦籠內有好多的螃蟹。
學生2:沒有想到蝦籠也會捉到魚,我還以為只能捉蝦子和螃蟹。
學生3:老師介紹完毛蟹、溪蝦後,讓我們把觀察箱內的毛蟹、溪蝦、魚給放回去溪中,讓牠們繼續生活在瑪鋉溪中,而不是帶回家。
學生4:老師讓我們親手抓毛蟹,但是提醒我們在抓毛蟹的時候要小心不要被毛蟹的螯給夾到或是傷害到毛蟹。
學生5:這是我第一次親手把毛蟹抓起來,心情真是又高興又緊張。

補充:

瀏覽附件,請先登入

回應列表:

  • 回應委員
    回應委員審核結果
    此提報雖屬環境行動作為但與主題提報有相左的地方,麻煩更改提報分類,謝謝。
    發表人:回應委員
    發表時間:2017-01-09
  • 回應委員
    回應委員審核結果
    相當好的一趟戶外教育課程,透過實地踏查相信學生能更親近自己的社區景點,希望後續學生能可以培養生活中可以力行的環保工作及作法,成為一個個環保小尖兵。
    發表人:回應委員
    發表時間:2017-01-10
  • 如要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