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報內容

瀏覽數:146
葉片數:10
澆水器:1
推薦提報主題活動提報

評分項目

5
4
5
5
5

有話「植」說

發表日期:2022-03-29
發表人:文文

原生植物保育與推薦
  • 環境議題:原生植物保育與推薦
  • 執行方法:戶外教學/解說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環境倫理
  • 議題實質內涵:E26 覺知生物生命的美與價值,關懷動、植物的生命
  • 策劃/執行人:廖文淑
  • 動機:
  • 目標範圍:年級性
  • 難易度:普通
  • 實施期間:2021.10~2022.01
  • 參與人數:349

目標:

1、能認識何謂原生植物。
2、應用及延伸三上自然課程,認識校園中木本及草本的原生植物,以及樹對於生態環境功能及人類生活貢獻。
3、透過一系列課程,讓學生從「認識、感情、愛護」來建立良善的環境倫理。

進行方式:

1、應用三上自然課程單元(植物的身體)所學,進行「月桃」、「仙草」植物實地觀察,並能說出其根莖葉花果實種子等植物特性、民俗用途、經濟價值,並完成「清水原生植物尋寶記」學習單。
2、實地觀察本校榕樹、山櫻花、台灣欒樹木本原生植物。
3、各班導師透過學習單範本指導學生:請小朋友擔任原生植物的代言人,從六種清小原生植物中(月桃、仙草、綬草、榕樹、山櫻花、台灣欒樹),挑選其中的一種,進一步深入的了解此一種植物的外型/習性/花期/果實/用途/特色等(查詢網路或書籍資料),寫入小檔案方框中,再讓想像力起飛,為它寫詩,藉由查閱到的資料,選擇數個關鍵詞句(如範例中的方框),再透過聯想,讓植物躍然紙上,流露詩的芬芳。

成果描述:

1、藉由動靜混合活動課程,了解校園中原生植物與生態環境、人文歷史的關係。
2、認識原生植物的價值與復育的重要性。
3、透過為植物寫詩,學生豐富的想像力,賦予它們更多的生命張力,更閃耀的生命色彩。

實施心得:

我認為生命是從認識而了解,因了解而相知相惜的,校園中土生土長的一草一木在學生的眼中原本只是校園綠意的點綴品,但透過課程的實施,能讓學生與植物有了新的連結、新的意義,未來學生在校園中看到這些原生植物時,願意將更多的目光放在它們的身上,並產生更多的想法,進而有了愛護之情,這個歷程是很有意義且珍貴的!此外,各班學生產出的植物小詩創作更是讓人驚呼,能把原本生硬的資料轉換成生動活潑的小詩,除了能讓人認識植物的特性,讀起詩來更是饒富趣味,讓人印象深刻!

學習者心得:

1、我發現月桃、仙草全身都是寶物,連好吃的仙草和苦苦的月桃用途那麼多,而且仙草和月桃竟然都是原生植物,我很感謝他們,也很謝謝大自然,為世界做了很大的付出。
2、我在這堂課學到了月桃和仙草都是原本在台灣自然生長的,也學到了這兩種原生植物的用途很多,沒想到原生植物的良處那麼多,而且它又不是外來種,它很努力的在台灣生長,所以以後我們要多多種植原生植物,愛護我們的土地。
3、我上網查了台灣欒樹的資料,他有一個名稱~四色樹,以後我去生態池附近玩時,我想要看看他已經換上不同的衣裳了嗎?
4、我覺得為植物寫詩很好玩,以前我都不認識這些校園植物,透過上網查資料,讓我更加了解它們,也知道能利用它們的特性,發揮聯想力來寫詩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補充:

瀏覽附件,請先登入

回應列表:

  • 回應委員
    回應委員審核結果
    生命是從認識而了解,因了解而相知相惜,感謝老師富於巧思又深具教學專業的設計,校園中的一草一木,透過課程的實施,讓學生與植物透過詩的連結而有了新的意義,各班學生產出的植物小詩創作更是讓人讀之驚喜。這篇提報很有意義而且珍貴,懇請老師未來持續不吝分享!
    發表人:回應委員
    發表時間:2022-04-12
  • 如要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