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報內容

瀏覽數:428
葉片數:4
澆水器:0
推薦提報

評分項目

4
4
4
4
4

長出綠意

發表日期:2017-11-20
發表人:wenlong

農村生態
  • 環境議題:農村生態
  • 執行方法:學習服務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能源資源永續利用
  • 議題實質內涵:E39 覺知人類生存與發展需要利用能源及資源,鼓勵生活中直接利用自然能源或自然形式的物質
  • 策劃/執行人:陳玟融
  • 動機:其他
  • 目標範圍:年級性
  • 難易度:普通
  • 實施期間:106.09.01-107.01.20
  • 參與人數:94

目標:

1.學生能實際參與如何讓空地開發成可耕種之農地。 
2栽種過程中,觀察到植物成長歷程,體會農夫在食物生產過程的辛勞。
3.綜合課程中,結合自然科植物觀察,課堂討論中,計畫如何讓食物生產能更有效率,讓學生能珍惜食物、吃出健康。

進行方式:

1.結合食農教育與綜合活動領域,在校園參與農場開發,從怪手翻土、整地、學生移除石塊、磚頭,到犁田成種植行列。
2.學生親自下種、定期澆水、除草、等待收成。
3.小組進行觀察與討論,設計如何有效利用時間、空間。
4.採收作物實作歷程,感受食物來源之不易。

成果描述:

1.使校園空間能多元呈現,校園植物多樣化。
2.栽培可食用植物,觀察到植物的生長歷程,與生活結合的教育。 
3.了解環境如何有效運用,食物供給與環境的交互現象。

實施心得:

學生常能吃到玉米食物,卻不太了解玉米如何從一顆種子長成植物,進而結果採收的生長週期。希望透過校內開心農場的開發,配合區內四健會有種植經驗長輩的協助下。於綜合活動領域課程中、實際參與種植、澆水、施肥、除草培育過程中,能天天觀察到作物生長過程,讓學生感受到植物的生長面貌與時間歷程。從一片荒蕪之地的開發整地到下種長成。了解到植物的生命歷程,以及農夫如何辛苦耕種照顧、食物來源不易,更加能珍惜食物的感恩態度之養成。

學習者心得:

1.學生A:當我體驗施肥工作時,才發現原來農夫在大太陽底下工作是十分辛苦的事情,所以以後我絕對不會再挑食了。
2.學生B:當種植後,為了讓作物有營養的生長,所以我們會定時追肥,只希望可以讓我們的玉米可以順利長大,並且希望可以收穫滿滿。
3.學生C:我覺得農夫好辛苦,要在太陽底下播種,我才播種到一半就流了很多汗,農夫真辛苦。
4.學生D:這次上課我的任務是拔草,過程很好玩,而且我們要維護整潔乾淨的地方,把雜草拔掉這樣才可以讓玉米長得更好。
5.學生E:施肥過程雖然我覺得味道不好聞,但是只要能讓玉米趕緊結出果實,不管多辛苦我都會忍耐的。人家說:「粒粒皆辛苦」唯有努力,才會結出美好的果實。

補充:

瀏覽附件,請先登入

回應列表:

  • 回應委員
    回應委員審核結果
    1.很完整的教學課程,畢竟許多學生還處於吸收知識的階段,對這方面的環境知識稍有陌生, 藉由老師的宣導讓許多學生瞭解,未來就有機會改變他們的態度,甚至進一步影響行為。
    2.學校很用心在建置開心農場,利用學校閒置空地,並結合社區四建會到校指導學生栽種玉米,讓學生體會農夫的辛苦,進而瞭解珍惜食物的重要性。
    3.自己動手體驗栽種過程,會對「盤中飧」有更深一層的體會,對孩子未來食農教育、飲食教育有相當顯著之學習效能。
    發表人:回應委員
    發表時間:2017-11-22
  • 如要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