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報內容

瀏覽數:238
葉片數:6
澆水器:0
主題活動提報

評分項目

3
3
3
2
3

棲地營造-落葉堆肥與底棲生物

發表日期:2022-12-06
發表人:kenny

資源處理與再利用
  • 環境議題:資源處理與再利用
  • 執行方法:戶外教學/解說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環境倫理
  • 議題實質內涵:E25 參與戶外學習與自然體驗,覺知自然環境的美、平衡、與完整性。
  • 策劃/執行人:林愛玲校長/青潭團隊
  • 動機:
  • 目標範圍:小組
  • 難易度:普通
  • 實施期間:111年12月3日
  • 參與人數:15

目標:

1.提升全校親師生的環境素養,並了解校訂課程棲地營造的內容。
2.實際參與落葉堆肥的照顧及觀察活動,並持續記錄此區生物的生長。
3.營造多元生物的棲地,建構青潭校園多層次綠化棲地。
4.培養棲地營造親師生團隊環境概念知識、環境知覺與意識。

進行方式:

1.講師說明落葉堆肥與節能減碳的關係。
2.講師分享觀察箱內泥土中的生物。
3.實際至校園落葉堆肥區瞭解目前此區生物的狀況。
4.分享今日在落葉堆肥區觀察及實作的心得。

成果描述:

1.前幾次的活動校園已種植多種樹苗,而植物落下的葉子和樹枝,可以有效再利用。
2.落葉堆肥區是充分利用校園畸零空間設置而成,為了讓落葉能夠有效熟成,落葉堆肥區設計有A、B兩區,以利後續落葉的腐熟和後續的運用。
透過落葉堆肥的介紹,可讓學生瞭解資源再利用的原理。
3.先將回收的落葉堆置在A區,不定期澆水,堆滿後,放上米糠,再覆蓋帆布,放置約3~6個月後,再掀起帆布,如果發現葉已不成形,且堆肥顏色呈現深褐色或黑色,即已腐熟,便可取出使用。當A區已堆滿落葉並蓋上帆布後,請將落葉改放入B區。
4.目前實施約3個月,落葉堆肥區可見雞母蟲、蚯蚓、鼠婦等小動物住在泥土裡或者落葉堆肥區裡,當我們輕輕翻開堆肥,就可以看到許多小動物,而這些小動物也是讓落葉腐熟的小幫手。

實施心得:

1.落葉堆肥的面積要夠大,不能將葉子直接堆在植物的根系之上,這樣反而會造成植物根系的壞死。
2.理想的落葉堆肥區,還要灑水及覆土,學生午間打掃堆放落葉時,要有人灑水,水份可均勻遍佈葉片,才能達到效果。
3.修剪下來的大型枝葉,先不要急著放入落葉堆肥區內,而是先放在樹下堆置一段時間,再將掉落的枯葉收集放至落葉堆肥區。

學習者心得:

1.A生:原來落葉堆肥也是有許多學問,不只是把落葉丟進去而已,若是亂丟也不能讓葉子快速腐化。
2.B生:原來我們的落葉堆肥區有各式各樣的生物,有蚯蚓、雞母蟲等。
3.C家長:如果把落葉和樹枝當成垃圾丟,送去焚化爐燒真是太可惜了,學校有了落葉堆肥區,至少可以讓一部份的落葉再利用,也可以成為環境教育學習的場所。

補充:

瀏覽附件,請先登入

回應列表:

  • 回應委員
    回應委員審核結果
    感謝學校能將落葉堆肥規劃成為課程,而非只是枯枝落葉儲存場。適當的利用校園環境,讓師生共同參與,觀察葉子經過腐熟之後的樣態,與生活在其中的各種小生物,這是很有趣的過程,尤其是當學生從落葉堆裡挖出雞母蟲的瞬間驚喜,會讓大人們覺得一切辛苦都值得了。建議可以在周遭種植光臘樹,營造獨角仙的自然棲地環境。
    發表人:回應委員
    發表時間:2022-12-25
  • 如要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