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齡農場之食農教育
- 環境議題:認識校園
- 執行方法:學習服務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環境倫理
- 議題實質內涵:E25 參與戶外學習與自然體驗,覺知自然環境的美、平衡、與完整性。
- 策劃/執行人:李志宏、楊惠珍、鄭益堯
- 動機:其他
- 目標範圍:小組
- 難易度:普通
- 實施期間:113.03.01-113.06.04
- 參與人數:24
目標:
一、師生參與樂齡農場體驗,提供多元環境教育學習場域。
二、透過農事體驗活動,推廣食農教育之環境教育理念。
三、藉由推動食農教育,培養學生永續性農業生產和消費方式觀念。
進行方式:
一、結合學校樂齡農場,讓學生透過實作,了解各種蔬果之生產與栽培過程及種植生態環境。
二、種植自然課本裡及家鄉才看得到的茄子、番茄、韭菜、青椒、朝天椒、珠蔥、九層塔等植物。學生透過自己動手種植,體驗種植的樂趣與感受農夫的辛苦,並了解產地到餐桌的食農體驗。
三、老師介紹各種種植的蔬菜及如何養護照顧,並提醒學生要定時澆水及除草。
四、環境教育推廣:每一位學生至少能跟3位家人或親朋好友說明所種植的蔬菜及生常情形。
五、經過近三個月的生長,帶領孩子享受採收樂趣,並帶回家與家人分享
成果描述:
一、透過樂齡農場的導覽及蔬果解說,了解學生農業生產對環境的影響;知道選擇購
買對環境傷害較少、污染程度低的農產品。
二、透過「實際種植青菜」的體驗,讓學生對於食物、生產者和環境都學會尊重與感恩。
三、學生參與種植及照顧長達三個月之久,了解到農業生產對於環境及生態資源的相互影響性,學生惠向家人分享及鼓勵家人及身邊朋友選在地、吃當季,里程短、節能又減碳。
四、學生願意推動食農教育,強化飲食、環境與農業之連結;讓永續理念走進每個人生活中,並了解地球永續需要每個人的力量。從自身做起,積沙成塔力量大。
實施心得:
一、本教學活動,希望學生經由操作、觀察、探索、互動、反思等歷程,具備正確、安全及健康的飲食觀,理解食物、生命與環境的關係。同時也能提升學生食農教育素養,積極有效推展食農教育及環境教育。並將種植的經驗與家人分享。
二、透過體驗活動來了解「茄子、番茄、韭菜、青椒、朝天椒、珠蔥、九層塔等植物」與環經之間的關聯性,並認識食物從生產到銷售的過程、在地農業及飲食文化,來拓展食農教育理念。
三、孩子會影響家人盡量吃在地種植的蔬菜,減少運輸過程,也是一種愛護地球的表現。
學習者心得:
一、經過長達三個月的種植與照顧學習活動,我發現餐桌上的每一份食物,都得來不易,要更珍惜食物。
二、透過實作我學到許多豐富知識,如茄子、番茄、韭菜、青椒、朝天椒、珠蔥、九層塔的種植與照顧。
三、我了解到食材選在地、吃當季,縮短食物里程短,就能 節能減碳。
四、收穫滿滿。老師說是我們共同努力的成果,老師勉勵我們學習就像農場的蔬菜一樣,一點一滴過長時間才能看到美好的成果。
補充:
已修正長期實施時間,本計畫是針對弱勢學生實施,並於每周二或五08:00-08:40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