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校園花仙子
- 環境議題:認識校園
- 執行方法:戶外教學/解說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環境倫理
- 議題實質內涵:E26 覺知生物生命的美與價值,關懷動、植物的生命
- 策劃/執行人:陳秋吟/謝芳芳
- 動機:無
- 目標範圍:全校性
- 難易度:普通
- 實施期間:109年3月
- 參與人數:100
目標:
1.能分辨植物的基礎構造及功能,根、莖、葉、種子等。
2.能認識校園花卉分布並完成校園花卉地圖。
進行方式:
1.於兒童朝會,每月介紹校園常見植物,並將資料建置於學校網頁供師生參閱。
2.配合校訂課程-綠活民義,低年級學生認識植物的構造名稱,並實際觀察、分類,再到校園探訪植物。
3.中高年級學生參考校網建置之花卉圖片,經實地探訪校園花卉、植物分布,蒐集了解其花卉名稱及資訊,完成校園花卉地圖。
成果描述:
1.能知道植物構造、所屬的功能及與動物昆蟲的關係。
2.認識校園常見植物,並能知道所在地點,完成校園花卉地圖。
3.藉由認識校園花卉植物的知識,進而培養美感及愛護植物及環境的心。
實施心得:
學校推動的校訂課程,生態主題一直是推動主軸,除了結合兒童朝會介紹校園依時節常見花卉植物外;低年級藉由認識校園花卉、大樹;中年級能繪製校園花卉地圖;高年級完成校園花卉地圖資料庫等,期望先由自身校園環境做起,達到認識植物,進而親近植物,愛護植物的目的。
學習者心得:
春天到了,老師帶著大家到校園觀察植物,並給我們一項任務,她先列印出許多花卉的圖片,接著要我們找出校園內這些花卉在哪裡,並且寫出它的名稱以及簡單介紹,有一些花長得很像,或者有一些花根本不知道它的名稱,我們還跑到辦公室請求老師幫忙,一整節課下來,我們這一組雖然手忙腳亂,但也很快完成任務,完成校園植物地圖,感覺很有成就感。(本無摘錄自五年級學生課後分享心得)
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