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旅行愛地球
- 環境議題:綠色生活
- 執行方法:戶外教學/解說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永續發展
- 議題實質內涵:E29 覺知人類發展〈經濟發展與工業發展〉對環境的衝擊
- 策劃/執行人:李彗菱
- 動機:無
- 目標範圍:城市
- 難易度:普通
- 實施期間:112.4.22
- 參與人數:6
目標:
1.瞭解綠色(永續)旅行的意義
2.知道如何做到綠色(永續)旅行
3.進行推廣
進行方式:
1.先請學生分享自己認為綠色(永續)旅行是什麼意思,後請學生分組找資料及討論。
2.各小組分享找到的資訊
3.討論哪些內容可以落實在生活中
4.討論海報內容並完成繪製
5.將海報優化為看板,於世界地球日進行推廣與宣導
成果描述:
1.一開始學生對於綠色旅行的認識,都在於「對環境友善」的面向,如:搭乘大眾交通工具、自備環保餐具、自備環保袋...等,而在查詢資料後,在臺灣永續旅行協會的網站中,發現對於「永續旅行」有做出更進一步及明確的定義,讓學生學習到旅遊時不能損害當地的社會文化、地方經濟及自然環境,而讓當地的旅遊環境能長久持續存在與經營。
2.經過討論,大家決定將網站資料節錄整理成:(1)保育天然資源、不破壞當地景觀;(2)尊重地方傳統及文化;(3)不過度消費觀光產品。
3.討論海報的構圖後,開始著手繪製。
4.在初步宣導推廣之後,學校決定將海報優化為看板,剛好在今年世界地球日於新北綠生活活動中展示並進行推廣。
實施心得:
透過這次的活動,讓我們師生對於永續旅行與綠色旅行更有認知,也知道兩者並不完全相同。更認識到「永續旅行」不單單只針對環境做保護,對於當地的景觀、文化的存續及地方經濟等面向都應給予照顧。相信這些孩子在這堂課及實際進行推廣宣講之後,更能將「永續」的概念內化於心,之後旅行時都能更注意環境生態、文化與經濟的平衡。
學習者心得:
1.原來永續旅行不止是要自備環保餐具及環保袋,連自備餐點都算,這樣才能盡量避免製造垃圾。
2.我學道出去玩時不要過度消費、也不要買太多紀念品,因為這些紀念品大多是塑膠製的,買太多反而對環境不好。
3.世界地球日那天我和學校老師到八里設攤,有代表學校上台解說永續旅行及我們的綠色走讀活動,我覺得很開心。
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