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樹教育 別把我斷頭!
- 環境議題:校園規劃、營造、管理
- 執行方法:演講/講授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環境倫理
- 議題實質內涵:E26 覺知生物生命的美與價值,關懷動、植物的生命
- 策劃/執行人:邱瑞瑩
- 動機:無
- 目標範圍:年級性
- 難易度:普通
- 實施期間:113/10/17
- 參與人數:8
目標:
1.結合三年級自然科【植物的根、莖、葉】的課程內容,進行樹木種類認識,進行愛
樹教育。
2.讓學生透過學習正確修剪樹木要領及SOP流程,了解修剪樹木的重要性。
3.讓學生能說出錯誤修剪樹木的後果,及相關公共安全的危機。
4.體會修剪樹木人員的辛勞,能懂得感恩並珍惜人力資源。
5.修剪樹木後隔日進行環境清掃,表達對自然環境的尊重。
進行方式:
1. 引起動機:搭配三上自然科學習到的植物先備知識,認識植物的根莖葉及其生長
方式,如互生、輪生等,讓學生了解樹木修剪的位置及不傷害樹木的修剪方法。
2.準備活動:觀察修剪人員的修剪方式及後續修剪下來樹枝的處理方式。
3.分組討論: 請學生觀察老師提供過度修剪樹木的案例及比較校方請來修剪工人修剪
樹木的方法。
4. 綜合活動:實際使用剪刀修剪大樹圖片﹐並比較修剪前和修剪後的差別。
成果描述:
1.搭配自然課程,學生能夠按照老師教導的方式說出正確修剪樹木的方法及錯誤修剪的後果。
2.可以發現學生們觀察還有哪些樹木需要修剪,本次修剪的樹木是否有依修剪樹木要領進行修剪。
3.能從活動中學習到觀察、思考、探究、執行等,為往後的觀察實做任務做好良好的學習基礎。
4.透過實際觀察與清掃樹枝樹葉,體驗修剪人員的辛勞,尊重各種行業的從業人員。
5.使學童養成觀察生活周遭自然生態景觀,進而從事保護環境的實際行動,因為是自己生活的一部分,才能體會其中的重要性。
實施心得:
1.結合環境教育,讓環境教育課程貼近學生的生活,落實保護環境保護的觀念。
2.修剪作業進行時學生從旁觀察修剪人員是否有依修剪施工要領修剪樹木,也讓學生體會修剪人員的辛勞。
3.從「做中學」,透過實際畫出樹木應該修剪的位置,孩子真正體驗修剪樹木的專業。
學習者心得:
1.原來樹木修剪人員也是要有證照的,不能任意修剪及將樹木節頂斷頭,是一份專業及重視環境永續的工作呢!
2.每次學校修剪樹木時,都會看到吊車或高空車,修剪人員也是冒著生命安全的風險執行業務。
3.班上同學的玉米田就剛好在學校大榕樹的旁邊,過大的樹蔭影響玉米生長,進而影響收入,這也是為什麼每到玉米要播種前都會修剪樹木的原因之一啊!。
4.修剪的樹枝不能隨意丟棄,更不能點火燃燒,要依廢棄物處理法處理,樹枝不能隨意亂丟耶。
5.下次家裡如果有修剪樹木的需求要提醒家人不要過度修剪讓樹木有繼續生長的空間,也讓鳥兒有棲息的地方。
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