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報內容

瀏覽數:30
葉片數:6
澆水器:0
推薦提報主題活動提報

評分項目

3
3
2
3
3

小小氣候行動家

發表日期:2024-11-12
發表人:youshan

資源處理與再利用
  • 環境議題:資源處理與再利用
  • 執行方法:專題研究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氣候變遷
  • 議題實質內涵:E34 覺知氣候變遷會對生活、社會及環境造成衝擊
  • 策劃/執行人:梁祐善
  • 動機:教案活動單元點子
  • 目標範圍:班級性
  • 難易度:普通
  • 實施期間:113.10.28-113.11.01
  • 參與人數:7

目標:

1.認識氣候變遷對地球的影響。
2.了解節能減碳、環保行為的重要性。
3.培養學生從個人生活開始實踐氣候行動。

進行方式:

第一節:認識氣候變遷與環境保護
1.引導討論:
問學生:什麼是氣候變遷?有沒有發現最近天氣變得很熱或異常的現象?
請學生分享所知道的氣候變遷例子,例如颱風、洪水等。

2.觀看短片:
播放一段適合兒童理解的氣候變遷教育短片,內容可以涵蓋地球暖化、冰川融化、極端氣候等主題。

3.小組討論:
分組討論並回答問題:「氣候變遷會怎麼影響我們的生活?」、「我們可以做什麼來幫助地球?」。每組將討論結果記錄下來。

4.總結與分享:
各組分享討論結果,老師總結並說明可以從哪些小地方開始行動,強調氣候行動可以由每個人做起。

第二節:實踐環保行為
1.介紹生活中的環保行為:
老師講解生活中簡單易行的節能減碳行為,例如:隨手關燈、減少浪費水資源、隨身帶水壺等。用圖示或簡單的故事幫助學生理解這些行為的重要性。

2.製作「我的氣候行動計畫卡」:
每位學生設計一張「氣候行動計畫卡」,記錄自己願意實踐的三項小小氣候行動。例如:每天隨手關燈、分類垃圾、減少一次性塑膠用品等。計畫卡可以以圖畫的方式呈現,讓學生畫出自己實踐的行動。

3.分享與承諾:
每位學生分享自己的氣候行動計畫卡,並承諾會努力實行。老師可以引導學生交換卡片,彼此互相提醒。

延伸活動:
1.廢棄物變身藝術品:
以廢棄物為核心設計一個藝術品,提高學生的環保意識,認識廢棄物回收再利用的重要性。

2.家庭氣候行動日:
鼓勵學生邀請家人一起參與,每週安排一個「家庭氣候行動日」,並記錄家人如何一起節能減碳。學生可在班上分享心得,促進更多家庭實踐環保行動。

成果描述:

1.增強氣候意識:學生透過影片學習和小組討論,對氣候變遷的概念有了初步理解,並認識到人類活動對地球的影響。
2.培養環保行為:透過行動計畫設計和分享,學生開始採取具體行動,如減少用水、隨手關燈等,並在日常生活中實踐環保行為。
3.促進家庭參與:一些學生在延伸活動「家庭氣候行動日」中邀請家人共同參與,將環保理念延伸到家庭層面,進一步促進家長和學生一同實踐節能減碳。

實施心得:

學生們在討論和分享環節表現出極高的積極性,對於如何保護地球提出了許多有創意的想法,並體會到小小行動也能對地球帶來改變。看到學生們在日常生活中主動實踐節能減碳行為,甚至帶動家庭一起參與,讓我覺得活動的影響力已經遠超教室範圍。

學習者心得:

學生A:「我會從現在開始,養成隨手關燈和帶環保餐具的習慣,希望能夠對地球有一點幫助!」
學生B:「我覺得做『氣候行動計畫卡』很好玩,也讓我學會了很多節能的小方法。」
學生C:「這個活動讓我覺得自己也可以幫助保護地球。以前我以為環保都是大人的事,但原來我們也能從小地方開始做。我決定每天少看一點電視,少用一點電,我還會提醒弟弟隨手關燈。我很開心可以成為一個小小氣候行動家!」
學生D:「我和我的小組一起討論怎麼樣可以在學校也實行節能減碳,像是用再生紙做手工藝品、回收廢紙等等。我們還約好下個月再檢查一下,看看大家的行動計畫有沒有做到。我發現和同學一起實踐環保行動真的很有趣,也讓我更有責任感!」

補充:

1.學生透過廢棄物(呼拉圈、跳繩)創作藝術品-創意捕夢網。
2.學生彩繪廢棄鐵櫃,作為藝術布置。
3.以上兩個作品,參加玉井區公所年末綵燈節活動,增加學生成就感。
4.透過廢棄物的再利用學生了解減少資源消耗和能源需求,從而降低生產過程中的碳排放,進而幫助減緩氣候變遷。
瀏覽附件,請先登入

回應列表:

  • 回應委員
    回應委員審核結果
    透過系列課程,讓學生能夠從課堂講授及影片認識氣候變遷與環境保護議題,並且透過學習成果實踐環保行為,以及延伸活動的辦理,讓學生可以經歷環境知識及瞭解環境保護議題。美中不足的是並未提送完整教案以及學習成果,倘若未來提報時能夠補齊,則更顯本教案的價值。感謝提報委員的辛勞。
    發表人:回應委員
    發表時間:2024-12-11
  • 如要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