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變黃金~資源重複利用
- 環境議題:資源處理與再利用
- 執行方法:學習服務
- 教育階段:國民中學
- 學習議題:能源資源永續利用
- 議題實質內涵:J45 認識產品的生產與消費的生命週期,以及造成資源消耗及環境污染的,能探討其生態足跡、水足跡、及碳足跡
- 策劃/執行人:曾惠楨校長/宋惠萍
- 動機:無
- 目標範圍:全校性
- 難易度:普通
- 實施期間:111/2/11-111/6/30
- 參與人數:55
目標:
1.減少地球資源的過度消耗。
2.實行垃圾分類,降低垃圾量,讓紙類回收變再生紙,減少樹木的砍伐。
3.教導學生愛護地球的觀念。
進行方式:
1.班級的垃圾,學生在丟棄時,就該丟入正確的垃圾桶(學生要有垃圾分類的先備知識)。
2.負責垃圾場的公差在回收時,將分類錯的、丟錯的垃圾,放入適當的回收桶。
3.公差在回收常遇到的問題,教師可在朝會時,跟同學說明並請同學配合(如:寶特瓶瓶身的包裝紙未撕掉、鋁箔包未沖洗而臭酸+長螞蟻、手搖飲料的封口膜未撕掉……)
成果描述:
1.資源回收(如:紙類、紙盒、鋁罐)交給公所清潔隊,可再回收重複利用,降低對樹
木的砍伐。
2.減少垃圾量。
3.資源永續再利用的觀念向下扎根。
實施心得:
1.班級回收的瓶瓶罐罐或便當紙盒、如果有先沖洗過,在垃圾場的回收公差學生,工
作時,較不會聞到惡臭味,心裡負擔減輕,工作起來會較愉快。
2. 1星期2次整理垃圾,避免垃圾堆積如山,也降低發臭的機會。
3.同學早上買早餐,多同學沒有拎著塑膠袋進來,而是直接把早餐拿在手上或放餐袋
裡,從源頭減少垃圾量。
學習者心得:
A生:午休時,和同學一起整理垃圾,覺得好玩、有成就感,一下子午休就結束了。
B生:和奴友一起刷班上的垃圾桶,讓我們班有乾淨的垃圾桶可使用。
C生:學校車道有時會有大型落葉掉下來,把它拖去堆肥區,對環境會比較好。
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