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碳盤查
- 環境議題:節能減碳
- 執行方法:專題研究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氣候變遷
- 議題實質內涵:E35 覺知人類行為是導致氣候變遷的原因
- 策劃/執行人:楊啟男
- 動機:無
- 目標範圍:小組
- 難易度:很困難
- 實施期間:113年全年
- 參與人數:15
目標:
新埔國小進行校園碳盤查之目標:
1.減少碳排放:透過盤查校園內的碳排放,識別主要的碳排放來源,制定相應的減排策略。這可以包括提高能源效率、推廣再生能源、減少交通碳排放等措施。
2.建立基準數據:本校結合科學社以112年為基準點,進行碳盤查為校園提供一個全面的碳排放基準,方便未來的碳排放跟蹤與管理,幫助學校了解自身在不同活動中的碳排放狀況,也讓學生學習碳排放的相關計算方式。
3.推動可持續發展:本校結合教育部氣候友善永續循環校園,提供碳盤查工具,並指導學生共同參與碳盤查,能夠引導學生和教職員工關注環境問題,鼓勵校園內部的可持續發展行動。
4.制定減碳目標:根據碳盤查結果,校園可以制定明確的減碳目標,確定未來幾年的碳減排路徑,並設定具體的時間表以達成目標。
5.支持環境教育:碳盤查能促進環境教育,讓學生更深入理解碳放的概念,並培養他們的環境保護意識。
進行方式:
碳盤查的進行
1. 結合科學社進行碳盤查:
由學校行政、教師、學生和外部專家組成碳盤查小組,負責盤查的策劃與實施。
設定範疇與目標:確定盤查範疇(如學校範圍界定)和盤查目標(如能源消耗)。
2. 收集數據
能源使用數據:收集學校所有能源使用情況,包括電力、燃料等的消耗數據。這通常包括來自水電表、電表、EMS數據。
水資源消耗數據:收集校園內的水資源使用數據,這部分也與能源消耗有密切聯繫。
3. 數據分析與碳排放計算
本校結合教育部氣候友善永續循環校園,提供碳盤查工具,用碳盤查工具或軟體來將收集到的數據轉換成碳排放量。
4. 結果報告與分享
根據盤查結果,列出學校的碳排放量,並指出主要的排放來源。
借由學生朝會,教師週會向全校師生展示結果,讓學生、教職員和社區了解校園的碳排放狀況。
5. 減碳措施制定與實施
根據碳盤查的結果,制定具體的減碳策略。這可能包括提高能源效率、轉向再生能源、鼓勵走路上學、減少廢棄物產生等。實施後,定期進行碳盤查,跟蹤進展,並根據結果調整策略。
6. 持續監測與改進
碳盤查應是持續的過程,每年進行一次,追踪學校的碳減排進度,確保學校持續朝著減碳目標前進。
成果描述:
112年碳盤杳,調查成果如下:
(1)固定式排放源:1.0877 公噸co2e/年
(2)逸散性排放源:172.455公噸co2e/年
(3)外購電力碳排放當量:502.0028公噸co2e/年
(4)外購水力碳排放當量:1.0087公噸co2e/年
(5)樹木碳匯:3.7153公噸co2e/年
實施心得:
碳盤查的實施過程不僅是對碳排放數據的收集與分析,更是一個全校共同參與、提升環保意識的過程。以下是碳盤查實施中的幾點心得:
1. 跨處室合作是關鍵
碳盤查涉及學校的多個處室,如學務處環境教育、教務處課程教學、總務處綠色採購,因此跨處室協作至關重要。
每個處室都提供了關鍵數據,並通過協作提升了數據的準確性和全面性。此外,通過討論和協調,進一步促進後續的減碳行動。
2. 數據收集過程具有挑戰性
碳盤查中除了資料蒐集尚需進行分析,在蒐集數據上因部份數據的蒐集不易,仍無法達到完全精準。
因此,本校結合教育部氣候友善永續循環校園,提供碳盤查工具,讓調查數據可以換算成碳排放當量,可有效掌握學校碳排放量。
3. 教育與參與的重要性
通過碳盤查活動,校園內的師生對環保與碳排放的認識顯著提升。將盤查結果作為教學內容和討論話題,不僅讓學生參與其中,還加強了大家對氣候變遷問題的了解。
同時,學生的積極參與對於數據的準確性也有所幫助,例如電力碳排放的統計,讓學生更知道要從日常生活中進行節電。學生的參與使盤查更具代表性,並且他們也提出了許多創新的減碳建議。
4. 減碳行動的落實需要長期承諾
碳盤查只是第一步,真正的挑戰在於如何根據盤查結果制定和實施具體的減碳措施。這些措施需要全校的長期承諾和不斷改進的策略。
在實施碳盤查後,我們發現持續的追踪和每年的定期盤查有助於檢驗減碳措施的效果,並讓學校有機會根據最新的結果調整行動計劃。
7. 激勵機制和文化變革
為了推動減碳行動,我們引入了激勵機制,讓教職員工和學生積極參與。例如,舉辦班級節能減碳的獎勵計劃。
這不僅提高了參與度,還有助於在校園內形成一種減碳的文化氛圍,讓大家將環保行為內化為日常習慣。
8. 與社會的聯繫與影響
校園碳盤查的成果不僅影響學校內部,還對社區和外部夥伴產生了積極影響。通過分享碳盤查的成果和經驗,學校參與教育部氣候友善永續循環校園,與其他學校進行交流,共同推動減碳行動。
學習者心得:
1.王姓學生:在老師帶領我們去測量溫度、查看水錶、看冷氣及飲水機,都讓我們了解到身邊有很多碳排放的耗能行為,我們應該要購買節能的電器,可以減少碳排放。
2.劉姓學生:老師帶我們測量校園植物面積,計算樹木碳匯,為了地球永續,我們要愛惜樹木,保護森林,讓地球可以更永續。
3.江姓學生:我們應該要實際行動去愛護地球,如食衣住行中,我們可以多走路少乘車,我們可以使用節能標章省電電器。
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