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報內容

瀏覽數:297
葉片數:3
澆水器:0
推薦提報

評分項目

3
3
3
3
2

與大師有約-海洋文化-廖鴻基老師談海洋

發表日期:2020-11-11
發表人:孝宇

其它環境議題
  • 環境議題:其它環境議題
  • 執行方法:演講/講授
  • 教育階段:國民中學
  • 學習議題:環境倫理
  • 議題實質內涵:J31 認識大自然的淨化能力及環境承載。理解人類良好生活環境的權利,維護環境權。
  • 策劃/執行人:沈孝宇
  • 動機:教案活動單元點子
  • 目標範圍:全校性
  • 難易度:普通
  • 實施期間:2020/10/2
  • 參與人數:90

目標:

1.結合海洋文學文本,從文學中來瞭解海洋
2.透過廖鴻基老師的宣講,讓學生去思考文學中的海洋與貢寮的海洋有何異同性
3.從廖鴻基老師的演講中,去體會何謂環境永續

進行方式:

1.國文老師先介紹廖鴻基老師的生平,專長與著作
2.結合閱讀策略與技巧,讓孩子去閱讀海洋文學
3.透過聽講,讓學生去思考臺灣四面環海,但為何我們那麼懼怕海洋
4.讓學生去思考,我們該如何做才能達到環境永續

成果描述:

才剛邁入十月份的貢寮,迎接我們的是陰雨綿綿的濕涼天氣,然而這樣的天氣卻澆不熄貢中師生一同近海、知海、愛海、惜海的那份熱情,本次貢中教務處所承辦之「與作家有約」閱讀研習,非常榮幸的邀請到海洋文學大師-廖鴻基老師到貢中來分享海洋與寫作。
  臺灣得天獨厚,四面環海,綜觀臺灣的歷史發展與海洋有著難分難捨之情緣;貢寮除了靠山,與海洋也相當密切,境內的龍洞灣、澳底、福隆、卯澳、馬岡等都是近海聚落,廖鴻基老師眼中的海洋與貢寮的我們看到的海洋,什麼地方一樣?什麼地方不一樣?相信彼此激盪出的海洋意象之火花會相當的令人期待。
  活動一開始由貢寮國中施敏雄校長以深入淺出的方式來介紹廖鴻基老師,讓大家對於這位從國文課本選文的作者能有更深一層的認識。本次研習廖鴻基老師從鯨魚出發來談他跟海的緣分與文學,大致上可分成以下四部分:
第一部分:從鯨魚的生理構造與演化,到跟牠的每次接觸,老師透過親身經歷來告訴我們海洋是個寶庫,四面環海的臺灣更是一座寶島。
第二部分:老師將主題延伸,談到了鯨魚與海洋寫作的契機:「大部分的人總是以陸地為主的思考,卻忘了轉過頭去看看自己身後的那片遼闊海洋。它,是我文學創作的題材」。
第三部分:回過頭來省思我們人類與海洋、鯨魚之間的關係,應該是種「信任」的關係;然而老師也透過自身觀察告訴我們這樣一種信任的建立是經過長時間努力與權力競逐過程而來的。
最後,老師回到海洋永續與環保議題,有誰會知道一小碗的魩仔魚竟然有五千三百條小魚幼苗,大大的衝擊我們的既有印象,更讓我們去省思何謂永續!

實施心得:

俗話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廖老師透過短短兩小時的分享,不僅只有談海洋文學創作,更幫貢中師生上了一堂結合生物、哲學思辨、自然倫理與永續經營的翻轉課程;老師雖然沒有明講要如何去寫出一篇好的海洋文章,但其實老師已經用親生經驗告訴我們-文學創作的根本在於「心」。最後廖老師離開貢寮時送給貢中全體師生一句話:「海洋無可預約,但值得期待」來勉勵大家。相信透過這樣一場與大師間的對話,貢中每位師生收穫滿滿。

學習者心得:

學生A:由海洋文學中來看海洋,真的很不一樣,但從廖老師的演講裡,發現他對於海洋真的是充滿了敬佩與愛

學生B:原來一小碗的魩仔魚竟然有五千三百條小魚幼苗,真是太讓我吃驚了,回家以後我要跟家人分享,不要再吃魩仔魚了!

學生C:廖鴻基老師說台灣四面環海,但我們卻甚少去瞭解海洋,甚至我們還是以陸地思維來思考事情,這讓我有很深的體悟,身在貢寮的我,真的瞭解這片海嗎?

補充:

瀏覽附件,請先登入

回應列表:

  • 回應委員
    回應委員審核結果
    仔細聆聽廖鴻基老師的演講,從文學出發到環保省思,一再提醒我們自然界的美妙與神乎其技,了解人類與海洋息息相關連性,原來人類面對海洋時是多麼的渺小,透過主題海洋永續與環保議題再次引起師生共同討論的話題。引述老師的話-「海洋無可預約,但值得期待」。你、我,都想過嗎?讓大家共同來保護海洋,才是當務之急的課題。
    發表人:回應委員
    發表時間:2020-11-16
  • 如要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