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野協會-兒童環教-下雨的森林
- 提報分類表:土石流(水土保持)
- 策劃/執行人:荒野協會米粒老師
- 動機:無
- 目標範圍:班級性
- 難易度:容易
- 實施期間:104.12.10
- 參與人數:32
目標:
山上下雨,幸有森林截水保存,得以滋養萬物生長。
建立兒童愛惜山林,不破壞森林概念。
(引用荒野協會說明)
進行方式:
透過小水滴旅行的任務,讓孩童角色扮演小雨滴與樹,
小樹將手拉起來,水土保持充分,水資源不易流失。
樹變少後,小水滴容易通過,不易保留水資源,使孩童理解森林保水功能。
(引用荒野協會活動並加以說明)
成果描述:
學童心得:"樹很多的時候,水滴流過的秒數很多,水更容易被留住;樹很少的時候,水一下子就流走了,秒數很少,土地很難留住水分。我們要愛惜大樹,愛惜大地。"
學童心得:"我們躺在地上扮演大樹時,我發現原來一棵樹上有這麼多豐富的小生命,自然界真有趣!"
--透過荒野協會遊戲活動的進行,學童對愛護樹木有更深的認識,若是不愛護林木,濫
墾濫伐,會形成土石流,對人類形成危害。--
實施心得:
荒野保護協會提供孩童自然活動的到校服務,幾年來申請活動,都感受到荒野活動讓孩子在遊戲中體會生態之美,也帶給都市的學童不一樣的生命教育及自然體驗。
學習者心得:
學童心得:"謝謝米粒老師來幫我們上課,玩小水滴的遊戲很開心。我學會要珍惜水資源,愛護樹木,才不會有土石流的發生。
補充:
建議申請者可借更大的場地,教室場地較小,體驗水滴和樹木關係若空間大,體會更加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