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室氣體不要來,節能減碳綠生活
- 環境議題:節能減碳
- 執行方法:演講/講授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氣候變遷
- 議題實質內涵:E35 覺知人類行為是導致氣候變遷的原因
- 策劃/執行人:連駔長
- 動機:無
- 目標範圍:年級性
- 難易度:困難
- 實施期間:112.08~112.11
- 參與人數:350
目標:
1.了解溫室氣體與氣候變遷造成的影響。
2.建立良好的生活態度與行為,並內化成為友善環境的生活習慣。
3.於日常生活中做好節能減碳,以實際行動為地球永續發展盡一份心力。
進行方式:
1.8月份備課日舉辦教師研習,培訓教師節能相關知能。
2.於9~11月期間舉辦五年級進行班群主題活動,由圖卡排列、圖表拼貼、班級搶答等方式,讓學生覺察氣候變遷造成的影響,進而討論日常生活中的節能作為。
3.於六年級進行入班講座,結合自然領域課程認識溫室氣體,並由綠生活大富翁、綠色英雄聯盟等桌遊,探討生活中的可行的綠生活方式。
成果描述:
1.結合各項外部資源,辦理多場次的環境教育講座活動,包含環境友善種子、環境部綠色生活、荒野協會台北分會、臺灣社會關懷協會等。對象包含教師及學生,班級部分包含班群及入班,講師包含社區推廣講師、科大進修部講師、環境教育人員、環境志工等。在多元、多方面及多面向的外部資源投入,使全校教職員工生皆能有所學有所感。
2.以氣候變遷、節能減碳及全民綠生活為主題,探討分享彼此的綠生活方式,認識更多可能的綠色行動。
實施心得:
去年以綠色生活為主題的教師研習後,持續配合推動全校綠生活,且自從班班有冷氣的政策推動以來,學校用心規畫分樓層、分時段開冷氣,以智慧節能控管用電情形,使電費不升反減。班級設有節能幹部(如:電燈長),並配合學校推行節能減碳,除了實際日常生活的習慣,也需要教育的持續投入,把觀念帶回家。
這半年來,尋找多方的外部資源投入,每一場講座的聯繫規劃都不容易,超過十場次的活動,來自四面八方的機構及講師,在行政教師的用心投入規劃下,也打動老師們,共同投入到環境教育中。
學習者心得:
蔡同學:這次森林密碼的課程從一開始發現各種生活製品跟雨林的關係,後來自己排列各種氣候災難的發生及關連性,不是只有一條線,而是很多環環相扣的影響。
廖同學:徐老師在課堂中讓大家知道綠色生活的各種方式,老師也讓我們知道,很多隨手的小習慣會累積成大大的改變,一條小小的橡皮筋就像蝴蝶效應帶來大大的影響。老師帶來有機的手工香皂當做禮品,並邀請大家去大學的農場走走看看,期待下次戶外教學能親自拜訪老師的有機農場。
江同學:今天來上課的是其他學校的主任,我覺得很特別,主任帶來有趣的桌遊,在遊戲中大家要共同合作讓北極熊安全前進,途中許多人類的行為會帶來影響。平常我們的每一個選擇跟行動,只要多想想,就能帶來大大的改變。
補充:
1.本案提報為112.8-11月之間舉辦9場次講座活動(紀錄如附檔)。
2.112上半年昆蟲夢可寶、海洋棲地講座、惜食減碳之旅已另案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