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報內容

瀏覽數:417
葉片數:3
澆水器:0

評分項目

1
4
3
2
3

南瀛天文館-「小巧思辨方位」戶外學習課程

發表日期:2020-06-01
發表人:陳怡君

其它環境議題
  • 環境議題:其它環境議題
  • 執行方法:戶外教學/解說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環境倫理
  • 議題實質內涵:E25 參與戶外學習與自然體驗,覺知自然環境的美、平衡、與完整性。
  • 策劃/執行人:學務處
  • 動機:教案活動單元點子
  • 目標範圍:班級性
  • 難易度:普通
  • 實施期間:1090507
  • 參與人數:30

目標:

1.了解不同文明如何辨認方位的方法
2.利用太陽與星座辨認方位
3.正確使用工具並確實認清方向
4.體會生活中的自然現象與方位的關聯性進行方式

進行方式:

1.亙古恆今辨八方」-教師透過動畫方式及實際教作,介紹不同季節太陽、星座變化、地球地磁特性,就能運用光影、指南針、羅盤的工具,找出正確方位。
2.「導航王挑戰賽」-讓學生分組進行方位辨識挑戰活動,必須能夠正確使用指南針、指針手錶、雙筒望遠鏡等工具,並藉由園區地圖及提示卡,完成學習單上的問題解答。最後再由教師統整,並透過問答方式了解其他自然現象與方位的關聯性。
3.「時空3D 劇場」-透過3D 劇場,讓學童親身體驗太空星體的奧秘。
4.小組討論回饋、學習心得習寫,上台發表、分享,從中培養多元能力。

成果描述:

此次參與對象,為五年級師生至南瀛天文館環境教育中心進行「小巧思辨方位」活動。教學情境佈置結合場域的設計,能啟發孩子的觀察力及探索力。透過問答、實作及闖關等設計,讓孩子有機會從不同面向探索方位的知識,不只生活上能學以致用,更能一窺天文的奧密。

實施心得:

本次的戶外學習地點為南瀛天文館,講師講課能貼近孩子的心理發展,語調、聲情能帶動孩子的學習,教學內容豐富精采、講述深入淺出,學生參與度高。教學資源運用之媒體、素材亦能輔助教學,有加乘學習的效果。透過課程與分組挑戰活動,強化學生對天文常識的觀念與認識,是一趟有趣又印象深刻的學習之旅。

學習者心得:

1.這次天文館的學習主要是扣在方位的辨識,因此,第一節課,老師就教我們如何用仙后座和北斗七星找出北極星,以及用南十字星來找出南方。接著,我們便在園區中闖關,利用闖關提示卡,搭配地圖方位的辨識,在一關一關的學習中認識了許多先民用來辨別方位的物品,如:司南、指南魚、指南車……等,讓我增廣見聞。。
2.這次戶外教學我們去南瀛天文館,剛進去的時候,我感覺到有一股神秘的氣氛!其中我最喜歡的活動是看3D劇場,看著大螢幕,整個人彷彿置身外太空,真是太神奇了!此外,園區的闖關活動也非常有趣,我們利用提示認識許多跟方位辨識有關的知識,非常有趣!透過這次的戶外教學活動,我學到許多天文歷史,也體會了相互合作的重要性。假日如果有時間,我一定還會再來南瀛天文館一遊!
3.這次我們去南瀛天文館參加戶外學習活動,我們真的好開心!我們到達時,我滿心期待地跟著隊伍走到了教室,我在教室學到了北斗七星每一顆星星的名字、在外太空從赤道上看地球是往左轉,以及在外太空從地球的頂端上看地球是逆時針的轉等.....在教室上完課後我們就要出去闖關,闖關時,我學到了使用望遠鏡,也認識了木星是八大行星中最大的行星、木星可以裝下1300多個地球等......。我覺得這一堂旅程非常棒,因為可以學到非常多的太空知識,我也想感謝那些為我們導覽與上課的那些工作人員和帶我們來天文台的老師。
4.這次戶外教學,早上我們先認識如何用大自然中的物體來觀察方位,例如:星星、太陽、青苔……,也認識古人如何用人工製造「指北針的祖先」,例如:指南車、指南魚……。知道如何分辨方位後,我們就展開了第二個活動,也是我最喜歡的活動,老師用分組的方式來玩遊戲,因為我來天文館非常多次,於是我就帶領我們這一組找路,我們很快的找到了第一關方位工具的說明,還好我們這一組都有認真專心地聽老師講課,因此我們一下子就破解了第一關,後來的每一關也都迎刃而解過關了,真是開心!我很榮幸能夠參與這次的活動,也希望能夠把這樣的活動推廣給更多的人認識。

補充:

學生闖關學習單未發回,未能掃描上傳。
瀏覽附件,請先登入

回應列表:

  • 回應委員
    回應委員審核結果
    建議貴校能將曾經嘗試過的方法,不論成敗都留存下來,也是科學驗證喔!
    發表人:回應委員
    發表時間:2020-06-02
  • 如要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