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舉數得的好方法---果皮酵素
- 環境議題:資源處理與再利用
- 執行方法:實驗、實習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能源資源永續利用
- 議題實質內涵:E41 理解物質循環與資源回收利用的原理
- 策劃/執行人:賴秀君
- 動機:教案活動單元點子
- 目標範圍:班級性
- 難易度:普通
- 實施期間:103.10~104.1
- 參與人數:60
目標:
1.知道大自然給與人們的資源及幫助。
2.親近大自然,認識自然界的花草。
3.了解飲食教育的重要,懂得珍惜食物。
4.觀察周遭的環境污染情形,學習讓生活更環保。
5.懂得利用果皮、廚餘製作清潔劑及肥料。
進行方式:
1.在校園中觀察花草樹木,培養親近大自然的態度。
2.觀看專題紀錄片-臺灣剩食之旅,讓學生知道臺灣當前有很多食物是被浪費、丟棄,希望學生能從中學習到飲食教育的意涵。
3.老師以簡報的方式講述環境教育繪本-走在水面上的故事內容,一邊講述,一邊提問,請學生跟著青蛙媽媽找出青蛙寶寶生病的真相以及水黽無法行走水面的原因。
4.為了讓食物得到最大的功效,為了讓水污染不再繼續惡化,老師蒐集果皮酵素的訊息,與學生分享果皮酵素的功效及做法。
5.學生蒐集家中的鮮果皮,到校實際製作果皮酵素。
成果描述:
利用觀察、討論與實作讓學生將學科知識與環境教育相結合。
1.觀察:帶領學生走訪校園,觀察校園中的花草樹木,從課本中學習到的知識,實際在校園中得到印證。也藉由觀察校園植物,培養學生親自大自然的態度。讓學生不再只是從照片、圖片中認識花草。
2.討論:老師藉由影片、繪本及班上午餐食用情形,讓學生以眼睛、耳朵去感受大自然受污染的困境。老師從中提出問題,請學生分組討論,學生可由此學習到珍惜大自然是當務之急,珍惜食物是基本態度。
3.實作:果皮酵素是一項非常環保且多用途的東西,不但能讓水污染情形降低,也能讓食物的用途增多。製作方法十分簡易,學生實作起來很順手,希望三個月後熟成之日,能實際將果皮酵素運用在家庭之中,讓家長也能一起學習環保愛地球的意念。
實施心得:
1.自然課本中的知識常常只限於知識,學生對環境的感受還是很低,透過這樣的課程,學生能將環境污染、食物浪費與課本的知識:植物及溶解的概念做連結。
2.學生非常喜歡實作課程,在製作過程中,學生會分享家裡也有哪些環保妙方,大家的話題開始圍繞在環保議題,讓老師覺得環保意識開始內化了。
3.這是利用期末考結束之後的延伸課程,沒有進度壓力,又結合一~四單元的學科知識,上起課來,得心應手,學生也充滿興趣。
學習者心得:
1.許多學生一聽到老師介紹果皮酵素,馬上說自己家裡也有做過果皮酵素,還有學生家裡是利用酒精做果皮清潔劑,效果也很好。
2.看到臺灣有很多食物因為不美、太小或賣不完而被丟棄,就有學生分享他們家的媽媽會用香蕉皮來做奶昔,很好喝而且不浪費食物。
3.學生說自己的皮膚不好,手有一些疹子和脫皮,聽到果皮酵素對皮膚也是有幫助,他很認真的記下果皮酵素的做法,說要在家裡自己做做看。
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