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報內容

瀏覽數:19
葉片數:2
澆水器:0

評分項目

2
2
2
2
2

環境教育場所參訪記

發表日期:2019-06-12
發表人:市立三村國小

資源處理與再利用
  • 環境議題:資源處理與再利用
  • 執行方法:戶外教學/解說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能源資源永續利用
  • 議題實質內涵:E41 理解物質循環與資源回收利用的原理
  • 策劃/執行人:黃o傑
  • 動機:其他
  • 目標範圍:年級性
  • 難易度:困難
  • 實施期間:108.04.25
  • 參與人數:78

目標:

一、透過校外教學的體驗,讓孩子迎接廣闊多元的戶外學習管道,如山野生態環境倫理、在地人文歷史、農漁鄉村產業等,積極落實優質校外教學,還給孩子們創意活力、親身體驗參與的學習經驗。
二、透過戶外學習經驗,促進學童在學習動機、批判思考、課堂表現、互助合作等多面向的表現。藉由這種經驗養成孩子自主學習的重要途徑,與土地建立連結,培養出自信以及社會參與力。
三、這次的參訪活動,除了希望藉由活動養成學生愛物惜福、節能減碳、環境保護的習慣,也希望透過到現場參訪的經驗,讓學生增長見聞,拉近環境教育與學生的距離,讓學生體悟到環境保護由自身做起的重要性及使命感。

進行方式:

一、由環保局補助,各校可申請環境教育場所參訪活動,得知訊息後立即與三年級導師聯繫,安排班級學生參加本次活動。本次活動有兩個參訪地點:臺南市環保教育園區,以及南區氣象局。在藏金閣分組介紹資源回收以及參觀藏金閣的陳列物品。
二、氣象科技展示場分為氣象展示區、地震展示區、天文展示區以及海象展示區,讓參觀者對地震有著基本了解,亦幫助瞭解天體的奧秘,希望能引發參觀者對探索天文星象的興趣,也讓參觀者瞭解海洋所發生的種種現象和其原理及中央氣象局如何在海上做海象觀測。

成果描述:

1. 南區氣象局氣象展示場不僅還原了古蹟之美更蘊含了世代交替的文化傳承,參觀者可見證一百多年來氣象進步的軌跡,亦可瞭解自然科學的奧妙。在我們的認知當中,氣象局有著相當精密的科學儀器,也背負著天氣預報的責任,透過這次的參訪行程,對於氣象這個與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卻又帶點神秘色彩的科學而言,帶給本次參訪的師生們有不虛此行的感覺。 
2. 參觀藏金閣,導覽介紹藏金閣的金就是木頭,有杉木、檜木、樟木等,近年有不肖業者砍伐樹木,使這些木頭愈來愈少。導覽老師詳細介紹各類木材的屬性及用途,教師們用心聆聽,獲益良多。體會有效延長傢俱生命週期的道理,同時也對於師傅們化腐朽為神奇的能力敬佩不已。藏金閣中展示的物品都是二手的,經由館方人員巧手修繕之下,再經由拍賣轉給有緣人,這不僅達到垃圾減量的目的,還能資源回收再利用。

實施心得:

一、氣象科技展示場分為氣象展示區、地震展示區、天文展示區以及海象展示區,讓參觀者對地震有著基本了解,亦幫助瞭解天體的奧秘,希望能引發參觀者對探索天文星象的興趣,也讓參觀者瞭解海洋所發生的種種現象和其原理及中央氣象局如何在海上做海象觀測。
二、東區藏金閣,一個巧手讓廢棄物變成黃金的場所,師生們在此體驗回收再利用的意義與做法,藏金閣的二手家具,其精美的程度,令人嘖嘖稱奇。現場的導覽還特別為教師們介紹木材的辨識和保存的方法,讓我們學習到了許多的環保知識。除了環保家具拍賣之外,藏金閣還有利用回收物兌換有機土的活動,真正是將環保意識推廣到社區中。

學習者心得:

3年3班學生小珮:這次的校外教學參觀讓我大開眼界,原來壞掉的家具可以回收再利用,沒人要的漂浮木也可以做桌子、椅子,而且比新的還要漂亮呢!3年2班學生小東:今天在氣象局玩空氣砲很好玩,參觀百年氣象站,好棒,有好多谷老的東西。3年5班學生小齊:藏金閣讓我學到很多,知道資源回收的重要。鄭老師:這次參觀氣象局導覽說得很深入,利用氣球來觀測風象和風力,令人大開眼界,這是我從來沒有過的經驗。熊老師:來氣象局滿足我的求知欲及好奇心,看了氣象局內最先進的設備及觀測儀器,也參觀一些平常沒機會看到的事物,甚至看到了老建築,和大家一起搭車的感覺也很棒。

補充:

瀏覽附件,請先登入

回應列表:

  • 回應委員
    回應委員審核結果
    感謝老師的分享。從提報內容中,可以見到貴校老師群的努力,本次活動參訪兩個環境教育場所,學生肯定學習到許多知識和增廣見聞。
    可惜的是沒有相關學生學習紀錄,建議往後活動可留下學生學習紀錄,可以核予較多葉片。
    發表人:回應委員
    發表時間:2019-06-15
  • 如要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