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護動物-海洋生態之旅
- 提報分類表:戶外教學/解說
- 策劃/執行人:李o蓉
- 動機:其他
- 目標範圍:年級性
- 難易度:困難
- 實施期間:105.11.11
- 參與人數:148
目標:
一、為增加學生生活經驗、拓展視野,培養優質的休閒生活習慣,並藉此增進課外知識,辦理102學年度校外教學活動。 二、配合環境教育法,每人每年四小時環境教育。 三、增進學生對海洋生物與生態的認識,進而能懂得珍惜海洋資源,並了解陸地與海洋的相互依存關係。 四、提昇環境保護及人文素養,以建立愛護自然,親近海洋的自然觀。
進行方式:
1.在行前,先進行五年級師生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之旅說明會。2.到達海生館之後,全校親師生進行各館區的海洋生物與生態的參觀、探索與體驗活動,有珊瑚王國館、台灣水域館、世界水域館等海洋環境縮小版。3.下午到戶外的迎賓廣場進行觀賞海洋生物公共藝術與親水體驗。
成果描述:
1.三村國小位於台南市,位處城鄉交會的位置,難得的機會,可以遠征一百多公里到海生館一探海洋資源的全貌,欣賞水中珍貴的魚類。2.珊瑚館由珊瑚與小丑魚揭開序幕,進而進入如水晶宮的玻璃隧道觀看潛水人員餵食魚類,孩子們看到餵食秀都很興奮,也很羨慕海洋保育工作人員可以和美麗的魚類作親密接觸,這是個很棒的機會教育,而到沈船區的大石斑,與極區的白鯨,令人大開眼界。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要好好保護海洋生物生態,珍惜海洋資源,愛護地球自然環境。
實施心得:
1.海生館是世界級的海洋展示場域,展區外有戲水池,下午的行程可以提供學童親水的緩衝空間。2.探索與體驗各館區,認識了水循環,認識白鯨、鯨類是哺乳類動物,瞭解企鵝是在寒冷極地生活等等,都讓親師生獲益匪淺,也提升了親師生內在的海洋資源與環境保護意識。3.事前良好的海洋相關知識可以提高環境教育與海洋教育的成效。
學習者心得:
五年一班○竹:看到活生生的海洋生物,不同於課本及影片的學習經驗,讓我的印象深刻。2.五年二班○淑:在海豹池中看到海豹優雅的泳姿,讓我無法移動腳步,吸引著我的目光。五年三班○樺:原來白鯨不能說成鯨魚,我現在才知道他不是魚類,而是哺乳類。五年5班○庭:下回要跟爸爸媽媽海生館過夜,與魚共眠(夜宿海生館)。五年6班○銘:今天摸到海星,看起來軟軟的,怎麼是硬硬的,好奇怪喔。五年2班○榕:在企鵝那裡好冷喔,還好老師有事先叫我們帶外套去,企鵝真的很厲害,可以生活在那麼冷的地方。
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