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回收一起來-回收車篇
- 環境議題:資源處理與再利用
- 執行方法:數位遊戲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永續發展
- 議題實質內涵:E30 覺知人類的生活型態對其他生物與生態系的衝擊
- 策劃/執行人:林亞璇
- 動機:教案活動單元點子
- 目標範圍:班級性
- 難易度:容易
- 實施期間:6/21
- 參與人數:26
目標:
E30 覺知人類的生活型態對其他生物與生態系的衝擊
認識回收車所收的回收分類,及部分迷思,例如吸管在新北市是可以回收的,但其他縣市不行,部分縣市可以回收安全帽等等。
能在生活中落實回收分類。
進行方式:
1.先共同討論各種生活常見物品屬於一般垃圾還是資源回收?
2.進行數位遊戲的回收分類,每一組各30秒挑戰,最高的組別加分。
3.針對大家的易錯題進行討論,發現有的垃圾我們會搞錯垃圾的類別。
4.大家分享自己最驚訝的回收/垃圾。
成果描述:
學生充滿興趣且對於回收分類有著更深的認識。
學生樂於進行垃圾回收,並能將垃圾分類到正確的類別。
實施心得:
大家都知道垃圾要回收,但到了生活層面「這個垃圾到底能不能回收?屬於什麼類?」卻是大家困擾的難點。誤以為不能回收而丟棄,或是誤以為可以回收而造成回收人員的困擾,都是每天時時發生的事情。
藉由指導學生正確的垃圾分類,才能真正落實永續環境的環保目標。
學習者心得:
遊戲很好玩,而且很驚訝原來瑜珈墊是一般垃圾。
我印象最深的是安全帽,原來要拆開來才能回收。
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