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去新海人工溼地
- 環境議題:河川湖泊濕地
- 執行方法:戶外教學/解說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環境倫理
- 議題實質內涵:E25 參與戶外學習與自然體驗,覺知自然環境的美、平衡、與完整性。
- 策劃/執行人:史瑀祝
- 動機:無
- 目標範圍:其他
- 難易度:普通
- 實施期間:113年10月16日
- 參與人數:20
目標:
1.知道鳥類覓食方式。
2.知道新海人工溼地由來及作用。
3.認識溼地常見植物。
4.認識溼地常見鳥類。
進行方式:
1.從新月橋與海獅老師會合前往新海人工溼地。
2.在草地上聽老師講解並進行模擬鳥類覓食遊戲。
3.跟著老師沿著新海人工溼地認識溼地生態及植物。
4.採集不同花色之野花。
5.認識溼地常見鳥類並知道其習性。
成果描述:
1.透過遊戲知道鳥類覓食方式。
2.知道新海人工溼地由來及其淨化水質等作用。
3.認識數種常見植物,如苦楝、水黃皮、大萍、田菁等。
4.認識常見鳥類,如小白鷺、八哥、白頭翁、麻雀等。
實施心得:
已經是第3年請吳海獅老師來擔任走踏新海人工溼地的講師,雖然走的路線相似,但是老師都會準備不同的主題,今年主題是鳥類,透過遊戲的方式,學生和志工都玩得很開心,沿路除了認識溼地植物,還認識常見鳥類,原來這些地方有著無盡的知識及寶藏。
學習者心得:
1.玩遊戲時老師要我們假裝小鳥,要去吃棋子,可是好難,跟我們吃飯方式不同,但很好玩。
2.我會像小鳥一樣,去找食物,透過這個遊戲,我更了解小鳥了。
3.我第一次到人工溼地,這裡蚊子好多,但很有趣,有很多不一樣的植物,我們還看到小青蛙,老師說斑腿樹蛙不可以放生,是要除掉的種類。
4.我們到新海人工溼地的時候本來事出太陽,所以我們在草地完小鳥吃東西的遊戲,但是走著走著,開始下雨,後來我們在一個棚子下聽老師說鳥類的特色,完成學習單。
5.我在這裡認識幾種植物,有一些是自然課有學到的,布袋蓮、大萍,我們拿了苦楝的種子,老師說它是水漂植物,所以丟到水裡不會沉下去,我們試著丟,真的浮起來了。
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