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春天
- 環境議題:認識校園
- 執行方法:運用或製作資料及媒體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環境倫理
- 議題實質內涵:E25 參與戶外學習與自然體驗,覺知自然環境的美、平衡、與完整性。
- 策劃/執行人:葉玉玲
- 動機:教案活動單元點子
- 目標範圍:年級性
- 難易度:普通
- 實施期間:113.3.25~113.4.3
- 參與人數:23
目標:
1.認識校園中的櫻花。
2.學習基本平板拍攝技巧,並實際現場拍攝。
3.運用校園的植物,覺察環境的美與生命力。
進行方式:
1.先說明怎麼運用廣角鏡拍攝春櫻,再分組給予平板,觀察櫻花樹拍攝的角度,實地操作。
2.配合圖書館閱讀活動,進行有關"春天"主題電子書的閱讀。
3.帶學生到校園中尋找春天,將葉片、花瓣等,運用敲染的技術,把葉片、花瓣等拓印在棉布上,最後把作品展示在教室內。
成果描述:
1.將班級每位學生的櫻花照片,透過教室的大螢幕展示給大家欣賞。
2.把大家蒐集到春天植物的葉片、花瓣等敲染出的創意作品佈置出來。
實施心得:
1.能夠小組合作,拍出不同角度的櫻花,呈現在大家面前,學生很興奮,也很有成就感!
2.拍攝時儘量拿捏好時間,不宜過長,也得掌握好櫻花的花期。
3.敲染時可引導春天特有的植物,也可提醒運用不同的葉形、顏色,發揮創意設計獨一無二的作品。
學習者心得:
能夠敲敲打打不僅玩得很開心,又能認識植物很不錯!此外,還能拿平板、廣角鏡,享受當攝影師的樂趣,還有學生抱怨只有一週的時間不夠呢!
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