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報內容

瀏覽數:119
葉片數:4
澆水器:1
推薦提報

評分項目

3
4
5
4
4

東海岸地行走查

發表日期:2023-09-09
發表人:寶中

海岸海洋海島
  • 環境議題:海岸海洋海島
  • 執行方法:戶外教學/解說
  • 教育階段:國民中學
  • 學習議題:永續發展
  • 議題實質內涵:J32 了解永續發展的意義〈環境、社會、與經濟的均衡發展〉與原則
  • 策劃/執行人:楊惠如
  • 動機:
  • 目標範圍:全校性
  • 難易度:普通
  • 實施期間:112/07/08
  • 參與人數:35

目標:

一、讓學生了解自己家鄉海岸的景色。
二、對於了解特殊地形的形成原因。
三、了解都蘭糖廠的過去與現況。
四、認識成功漁港的特色。

進行方式:

一、實地走訪前先匯製海岸地形圖並標示景點。
二、到各景點由老師分組進行解說。
   1.水往上流(利用手機水平儀)  
   2.金樽漁港(講解海岸的形成與洋流的流向) 
   3.都蘭糖廠(希巨蘇飛講解)  
   4.成功海洋環境教室(由志工講解成功港故事,並分組活動藉此熟悉成功港)
三、各組分享活動心得。

成果描述:

一、學生對於水往上流的形成有更深一層的認識。
二、學生能把經過台灣太平洋的洋流講述出來,結合教科書知識,了解洋流的走向。
三、知道原來早期有紅糖、白糖的分別,而都蘭糖廠屬於生產紅糖。原本都蘭靠近海
    岸的區域將最為商業利用,但在當地人的奔波之下,終於變成保護區。讓學生了
    解保護區的重要性。
四、了解鏢飛魚的歷史,及成功港常出現的鯨豚種類。

實施心得:

原本詢問學生對於自己生長的地方了解多少,發現學生多半是一知半解,雖然知道有這些景點,但卻不知道更深入的原因,於是決定舉行這樣的走查活動,讓學生可以更了解自己的家鄉。
    在活動過程中發現學生充滿驚訝,原來自己的家鄉有那麼多的故事,尤其是糖廠的歷史,讓他們可以更了解那個時代所發生的事。
    在成功漁港的活動,學生展現出積極性,認真執行分組競賽,並能分工合作完成任務。

學習者心得:

A學生:
    都蘭,阿美族最多聚集的源地,都蘭鼻,平台茅草屋,是阿美族人祭祀的地方,裡頭還保有著祭祀模擬的樣子,非常逼真,而望眼過去則是一望無際的海。不僅如此,我們還到了新東糖廠文化園區,本來的廢棄地方,如今是寶藏的存在,由Siki老師帶著我們了解這片園區的歷史,而本身是木雕藝術家的Siki老師,更是讓我們參觀藝術品,每一個作品都傳達出祖先所流傳下的故事,不論是勇士、婦女或神明,他都賦予了生命力,讓人驚嘆不已。也去到著名的水往上流,真的水是往上流嗎?由老師的解釋,是因為我們的視覺在看到岩石後會產生錯覺,其實水還是往下流的,也就打破了我們對水往上流的想像。最後,我們去到菅宮勝太郎先生的家,是一位非常愛台東的日本官員,內部留有所有的紀念物,足以看出他的珍惜,也在足跡再現的海景咖啡廳,品嚐一天下來的下午茶,邊吃甜品邊看向那,淺到深、顏色優美的變化,彷彿身在海中探險,治癒了整個心裡。

B學生:
    我們在七月初探訪東海岸,從水往上流到成功,這一路上發生了很多有趣的事情,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地方,就是「都蘭」。
在都蘭的時候,我們去探訪都蘭鼻,在那裡看景色,但特別的是,有一塊寫著「守護傳統領域」的大牌子,敘述著原住民為了保護自己聖域,而努力去和政府爭取權益,甚至有人投海犧牲性命來表示抗議,這真的非常偉大,以自己的力量去保護整個部落。
接著回到都蘭糖廠,裡面有超多木雕,各個都非常細緻,超想買一個回去。
在都蘭市區中,我去小7找找當地人聊聊,發現當地真的超多外國人,他們看上都蘭的山、海,並在此定居及工作,讓都蘭文化變得多元。
在這次探訪中,最重要的一點是,我終於又更了解臺東了,之前都一直在市區裡面,沒辦法去看看市區外的地方,而現在探訪之後,我變得超想去偏離臺東市區的地方走走,認識當地的文化特色。畢竟,實際探訪比書本教學還有用,多多和居民聊聊,或許釣出更多課本上完全沒有的人、事、物。

補充:

其實當天天氣很炎熱,老師們都滿身大汗,原以為學生會興趣缺缺,沒想到他們卻很熱在其中,還願意走到都蘭鼻去。在成功港往闖關遊戲時,也是不畏太陽,認真去尋找答案,真的是令人驚訝又感動。可見如果能將所學結合實際的踏查,學生其實獲益良多。
瀏覽附件,請先登入

回應列表:

  • 回應委員
    回應委員審核結果
    這是一篇很棒的環境教育方案,老師在課堂上,發現學生與環境不熟悉,進而產出這樣的環境活動,出發點立意良善;再者,出發前繪製地圖,讓學生對於地形地貌有粗略認識後進到現場,學生將更有感的進入學習狀態;教學活動透過老師們的設計及說明,讓學生有更多的發現,現場觀察學生願意積極投入,這樣的表現足以證明教學活動的成功,期待學生在認識腳下的土地後,願意付出行動共同守護這片土地。
    發表人:回應委員
    發表時間:2023-09-15
  • 如要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