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報內容

瀏覽數:64
葉片數:1
澆水器:0

評分項目

2
2
1
1
1

防災應變,變變變

發表日期:2023-05-01
發表人:優雅衛生

防災教育
  • 環境議題:防災教育
  • 執行方法:實驗、實習
  • 教育階段:國民中學
  • 學習議題:災害防救
  • 議題實質內涵:J42 參與防災疏散演練
  • 策劃/執行人:郭星鴻
  • 動機:
  • 目標範圍:全校性
  • 難易度:普通
  • 實施期間:111.10.31-112.2.18
  • 參與人數:1250

目標:

1.為提升全校師生地震災害應變能力,實地演練地震避難動作(趴下、掩護、穩住),提升地震防災意識,達防災之目的。

2.當危機發生時,能不慌不忙的按指定路線進行逃難並保護自我。透過觀察與討論,訂定防震計畫,主動規劃安全的居家生活環境。

3.本校位處山谷地帶,若發生土石流、地震、豪大雨等自然災害面對的衝擊是相對較大的,期待學生理解我們所處之環境並非絕對安全的,更應珍惜所生活的環境,提升自身對於環境的靈敏程度,留意日常生活環境中可能發生的危害。

進行方式:

1.規劃「校園災害防救計畫」,分配緊急應變小組表或緊急應變任務分工表,明確列出指揮官、搶救組、通報組、避難引導組等各分組組長、代理人及組員等責任分工相關資料。

2.上下學期各一次,各班同學在導師指導下,熟悉防災步驟和逃生技巧、路線。學校成立緊急應變小組,學生就地掩護後,聽到廣播到集合場集合點名。並宣導遇到地震及火災時之災時應變。

3.融入課堂,介紹本校周圍環境的潛在災害,如土石流潛勢區、地震帶分布、各社區的緊急避難處,宣導如何應變、處理和通知相關單位及家長。

4.寒假期間,由消防局的隊員到校指導全體教職員CPR+AED實際操作。學期間,則由健體、童軍領域教師於課堂內教授急救課程。

成果描述:

1.建立全體教職員工平時防災觀念並在防疫期間保有正確保護自我之意識,災害發生時能夠在第一時間做好應變,避免在避難時因為推擠造成更大的災難。

2.災中應變:透過現代化有感地震資訊速報系統發布警訊,全體師生展現精實態度,依照抗震三步驟(趴下、掩護、穩住)及遵照「不推、不跑、不語」原則進行疏散演練。

3.情境想定:上課中,突然發生強震,震度6級。電力正常、教學大樓電力管線脫落、疏散避難清點人數時。指揮官評估可能還有餘震發生,決定全校疏散,各災害應變小組成員請迅速到集合地點集合。

4.發現一名學生腿部受傷無法自行移動,請搶救組帶長背板至大樓梯搶救學生並安全護送至救護站,護理師初步判斷該生左小腿有骨折情形,進行檢傷與包紮,並協助學生送醫(注意救護車到校後,車道之暢通,周圍人員的撤離)。

5.學生的安撫與緊急安置:請各班導師安撫學生並告知全校師生學校面臨的狀況都在掌控之中。班長確實點名回報,掌握班級人數。

6.演練當日請學生回家確實與家人討論離家最近的緊急避難所,並填寫聯絡簿中的家庭防災卡,遇到災害時,與家人約定集合地點,翌日請導師協助確實檢查。

實施心得:

經由第一次的正式演練後,可以了解我們所設計的逃難動線是否合宜,進行調整後,分配一些班級往較為空曠的樓梯逃生,也讓學生平時升旗的動線配合該動線,才不會災害來臨時無法熟悉路線。
  透過宣導、問答,讓學生了解當災害發生時該如何處置以及從何處逃生,當真正發生災難時,才不會因為倉皇逃生使災害加大。我們的學生,無論國中小在一次次的演練中學習,上台發表時都能侃侃而談,清楚且明白面對災難時的應對,更重要的是,了解我們生活中的環境。
  家庭防災卡雖然是每學期初要填寫,在防災演練後更加深印象後,請導師們再次確認有填寫完畢,也讓孩子記熟在社區中、在家裡面應該有哪些正確的步驟。
  在教職員的部分,疫情漸退的寒假期間,我們實際演練CPR、AED,也希望遇到緊急危難時,我們的教職員都能成為保護自己、家人與周圍人群的一份子。

學習者心得:

1.學生A:藉由此防災活動可以得知保護自己的方法,若發生在學校該往哪裡逃生。
2.學生B:這次的逃生演練做得非常逼真,感覺像是真的發生地震,可是班上同學連老師們都一起參與躲避和逃生奔跑。
3.學生C:我們剛好在上體育課,當下聽到地震警報聲,很緊張,但之前已經演練過一次了,所以知道該往牆柱躲避,班上某些同學則往空曠助跑過去。
4.學生D:看到國小部的拿著防災頭套,好懷念喔。但重點是,雖然半年才演練一次,但我覺得我們做得越來越好,只是數學課沒上完,班導又要趕課了~
5.學生E:我看過爸媽的手機出現過土石流緊戒訊息,原來除了地震外,我們安坑的自然災害還有這麼多,我家的避難收容所是在雙城里的活動中心,我也回家分享給家人知道了。

補充:

瀏覽附件,請先登入

回應列表:

  • 回應委員
    回應委員審核結果
    每年定期的防災演練、可以養成學生災害來臨的應變能力,也懂得採取環境行動,面對層出不窮的環境變遷,相信更具有因應能力。感謝學校努力讓防災教育落實。
    發表人:回應委員
    發表時間:2023-05-10
  • 如要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