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角插秧趣
- 環境議題:其它環境議題
- 執行方法:其他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環境倫理
- 議題實質內涵:E25 參與戶外學習與自然體驗,覺知自然環境的美、平衡、與完整性。
- 策劃/執行人:高老師
- 動機:其他
- 目標範圍:其他
- 難易度:普通
- 實施期間:113年3月
- 參與人數:50
目標:
1.關心地方事物與環境的互動、差異與變遷等問題。
2.表達對地方事物與環境的關懷,展現鄉土情懷。
3.體驗插秧的食農教育。
4.豐富自身與環境的互動經驗,體驗與珍惜環境的好。
進行方式:
一、稻米的故事:
教師說明插秧前的整備工作:種稻之前,必須先將稻田的土壤翻過,讓水田鬆軟,過去使用獸力和犁田工具,主要是水牛來整地犁田,但現在多用機器整地了。
二、人工插秧的基本技巧與注意事項:
學生先在校內練習彎腰後退插秧,一次插3~5株再起身後退,逐行插秧練習,教師提醒學生插秧時抓取秧苗根部,避免折損秧苗。
三、插秧體驗:
1.敬天拜拜
2.耆老插秧示範
3.下田插秧體驗
4.現代插秧機作業、米食推廣活動
四、討論與活動後訪談:
1.學生發表對於赤裸手腳接觸泥巴的感受與體驗的心得?
2.請學生比較人力與插秧機兩者的差異,並發表想法。
成果描述:
1.在整個學習歷程中,學生的學習是歡樂的,看學生踩在田裡的景象更是精彩絕倫。
2.整體過程中,學生們能從中體驗農夫插秧的辛勞,從中學習技巧和相關知識。
3.過程中,看到學生們在體驗過程中的歡樂,整個學習成效應該可以深刻烙印在腦海裡。
實施心得:
1.認識水田在土地資源永續中扮演的角色,以及在地方進行友善農作保護自然環境的概念。
2.插秧過程中,爸爸或嬤嬤或阿公或阿嬤陪著小朋友一起插秧的過程,讓人感覺超溫馨,親子關係大促進。
3.結合在地青農發展在地食農教育的特色,讓學生學習並實際體驗,建立惜食愛物的良善價值觀。
學習者心得:
1.插秧真的是一件很累的事,光是踩在田裡要移動就很難,更何況還要彎著腰去插秧。
2.用米做出來的壽司、麻糬、鬆餅...等食物真的好香好好吃喔。
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