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生態動畫家
- 環境議題:生物多樣性
- 執行方法:運用或製作資料及媒體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環境倫理
- 議題實質內涵:E26 覺知生物生命的美與價值,關懷動、植物的生命
- 策劃/執行人:史瑀祝
- 動機:無
- 目標範圍:其他
- 難易度:很困難
- 實施期間:113年3月27日、4月3日
- 參與人數:10
目標:
1.能瞭解透過動畫製作,去討論並了解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性。
2.能知道如何營造適當的環境成為生物的棲地。
3.能了解尊重生命的重要性並能做到。
4.能知道動畫的製作過程。
5.能製作出校園生物多樣性的動畫。
進行方式:
1.透過討論腳本的過程,來找出如何讓校園成為生物們的家,並完成腳本。
2.開始製作動畫所要的布景及角色等。
3.進行動畫的拍攝。
4.為動畫進行配音。
5.由授課教師完成動畫後製過程。
成果描述:
1.學生們在老師講解後,能透過討論,去構想如何營造校園多樣性。
2.學生能配合臺美生態學校課程的內容,討論後能將構想發展在實作上。
3.學生能夠小組合作,一起討論完成腳本再去畫布景、製作各個角色,也能合作拍照。
4.學生能夠依照腳本一起合作完成配音。
5.由老師及學生完成一部屬於自己製作的簡易生態動畫。
實施心得:
孩子們的想像力是無限的,有些可惜是2個下午要完成腳本、布景、主要角色、拍攝及錄音時間有些不足,感謝厲害的講師,準確地抓準時間,讓孩子們能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一部屬於自己、有趣也充滿成就感的作品。
學習者心得:
1.我跟其他人一起討論,一開始有點困難,不知道要寫什麼,還好老師有給我們一些提示,我們才能順利完成腳本,只是我的美勞沒有很好,剪出來的東西沒有很好看。
2.我是第二次做動畫了,所以我知道要先做什麼,寫腳本很困難,完成以後就比較簡單,配音也很好玩,如果有機會我還想再做一次。
3.之前上課我們就有做動畫了,所以坐起來算熟悉,但是畫背景時間不是很夠,我溪問下次有多一點間,我就能畫出更好看的背景。
4.我覺得做動畫很好玩,先想好故事再來畫我們想要的布景,做好以後,我們開始用平板拍照,拍完再來錄音,最後來老師再幫我們通通變成動畫,看到作品的時候,真的好開心。
5.老師要我們想有關生物多樣性的故事,有點難,不過我們還是從之前看過的繪本編了一個尋找媽媽的故事,因為時間不太夠,因此我們沒有做很多,但最後效果還是不錯。
補充:
動畫連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6yhXirvu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