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親校樹
- 環境議題:認識校園
- 執行方法:運用或製作資料及媒體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環境倫理
- 議題實質內涵:E26 覺知生物生命的美與價值,關懷動、植物的生命
- 策劃/執行人:王雪馨
- 動機:教案活動單元點子
- 目標範圍:班級性
- 難易度:容易
- 實施期間:2021.11.05~兩周
- 參與人數:34
目標:
1.藉由親近校園的植物,用五感來感受樹、樹葉的不同,進而關懷自然與生命。
2.藉由生活的經驗與體認,運用視覺藝術創作的形式,表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3.嘗試運用各種媒材,享受美術創作的喜悅與樂趣。
4.感受大樹和樹葉的親情,從內心激發關心大自然的情感。
5.引導學童觀察樹葉。能述說樹葉的顏色、形狀、大小等特徵。
進行方式:
1.先介紹課本上的各種植物,到校園裡尋找。
2.分組用五感體驗樹的不同,併用蠟筆在紙張上拓印出樹幹的紋路。
3.分組找尋各種形狀的落葉,並共同分享感覺,並將葉片拓印在紙張上。
4.運用美勞器具,剪裁紙張,並黏貼在圖畫紙上,畫出(心中最美的校樹)
成果描述:
1.透過跟大自然的植物接觸,更能感受植物的生命的美好,進而懂得愛護校園植物。
2.透過拓印認識各種不同植物有不同的外貌。
3.藉由落葉,了解植物的生命變化。
4.透過藝術創作,懂得生活周遭都有許多媒材可使用。
實施心得:
1.藉由觸碰學童能分別說出對植物的感受。
2.學童更懂得關心校樹、愛護校樹。
3.會發現樹葉外觀、形狀、顏色、大小,認識樹葉的用途。
4.讓每個學童都有機會參與嘗試,支持鼓勵他們大膽提出問題,發表不同意見。
學習者心得:
1.學童很喜歡戶外課程。
2.喜歡接觸植物,認識校園中的植物。
3.可以觀察到不同的樹葉,葉脈都不同。
4.以後在校園會愛護植物。
補充:
1.實施期間剛好在秋天,落葉多,但天候不穩,分了多次才完成,但孩子們很享受這種課程,也都能認真體驗,是一個很好學習。
2.因為是一年級學童,剛進校園,剛好帶他們認識環境和每天跟他們一起學習的植物。
3.班上學童,還會因為這個課程,擔任起<愛樹糾察隊>檢舉破壞或欺負植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