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環教實作競賽

為落實國家環境教育綱領及配合環境教育議題融入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之學習規劃,推展學校環境教育行動之實踐,培養學生發掘環境問題與解決問題能力,爰辦理學校環境教育實作競賽。本競賽主軸設定為環境倫理、永續發展、氣候變遷、災害防救、能源資源永續利用等五大議題,期望學生透過環境教育的創意與實作成果,將環境行動力落實於日常生活中,以提升學生環境教育視野。


國小組

第一名彰化縣芬園鄉同安國民小學喵星人環保愛地球 咖啡渣貓砂

  • 學校:彰化縣芬園鄉同安國民小學
  • 作品名稱:喵星人環保愛地球 咖啡渣貓砂
  • 指導老師:施皇羽、蔡宜臻
  • 學生:吳芳妤、蔡妍柔、盧厚安

本次作品是以目前最受現代人喜歡的毛小孩「喵星人」以及日常飲品咖啡剩下的咖啡渣為主角,透過同安拯救地球勇士隊的成員與老師們共同發想,實地訪問寵物店的店員及毛小孩的主人,透過實驗與測試,試著以最簡易、最環保、最有愛、最有值的方式將咖啡渣製成喵星人願意接受的貓砂,藉此解決咖啡渣垃圾問題,讓咖啡渣轉型成為可以再利用的環保物品。「喵星人環保愛地球~咖啡渣貓砂」最終目的就是希望〜人人都能成為環教實作的關注者、合作者、支持者、行動者,共同為環保愛地球而努力。

讓咖啡渣垃圾變黃金,重新打造新價值!歡迎索取環保咖啡渣貓砂,響應我們的環保行動。

第二名國立嘉義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光林我嘉-低碳旅遊、無痕山林推廣行動

  • 學校:國立嘉義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
  • 作品名稱:光林我嘉-低碳旅遊、無痕山林推廣行動
  • 指導老師:何夢青、陳佳萍
  • 學生:邱光虹、劉家成、黃子洋、莊騰紳

嘉義市舊名桃城、諸羅,阿里森鐵山是最大亮點,沿線發展出特色聚落,人文、地理、生態豐富,風景美不勝收,享譽國際。嘉義市的林業文化、在地美食、藝文活動就是城市的特色與資產,很適合低碳漫遊城市中。

我們繪製兩張環境地圖,經歷一年多的環境行動踏查走讀人文歷史景點、乘坐公共運輸路線,利用地圖、影片拍攝透過網路推廣,聚集影響力,結合永續發展目標SDGs,建立國際視野,關注不同的議題。且透過無紙化的問卷推廣行動,宣導低碳旅遊、無痕山林的旅行方式。

無價的家鄉美景透過小學生的力量讓更多人看見,邀請”來嘉趣桃”的遊客們來一趟綠色環保的深度旅遊,也為我們的環境投入關注與力行環保,讓環境資源得以永續發展與利用,實踐於生活中。

「就愛教育電台」推廣行動分享
台灣好行阿里山站街頭宣導

第二名屏東縣屏東市建國國民小學森活FSC入生活

  • 學校:屏東縣屏東市建國國民小學
  • 作品名稱:森活FSC入生活
  • 指導老師:郝峯儀、余坤邦
  • 學生:林宸竹、黃為、吳苡瑄、蔣尹瑄

暑假我們看到環保局綠色方舟製作的比賽,透過與指導老師協商後將隊名取為FSC(未來Futurez帆船Sailboat船艙Cabin),我們學校的理念是未來宇宙艦隊,因此下了”未來之船 永續前進”的副標作為研究的初端,後來透過指導老師帶入FSC(Forest Stewardship Council)國際認證標章後,開始關注生活產品中那些有此標誌?覺得挺有趣的,因此想更深入了解FCS認證由來及那些產品具有此標章,藉由探究、製作手工繪本、及影片製作,帶著我們的手繪本藉由單車環島及秋假旅行中來進行推廣,深具有環境行動意義,也真心希望透過我們小小的力量能感動大家一起守護地球的一片原始森林,達到SDG第15項目標:「保護、維護及促進領地生態系統的永續使用,永續的管理森林,終止及逆轉土地劣化,並遏止生物多樣性的喪失;此外從消費行為來看希望達到SDG第12項目標永續消費與生產模式。

帶著我們收集使用FSC的商品包裝,結合學校親子共學的單車環島課程,向沿途的民眾宣導使用FSC的紙質包裝。
旅程雖然辛苦但很具意義,希望未來地球上的每一個人都能為環境保育盡一份心力。

第三名彰化縣花壇鄉文祥國民小學蚓導廚餘成黃金

  • 學校:彰化縣花壇鄉文祥國民小學
  • 作品名稱:蚓導廚餘成黃金
  • 指導老師:吳世宏、蕭雅文
  • 學生:王毓齊、陳采渝、蔡昌諺、楊承晉

我們的目標很明確,尋找一種有效率而無汙染的生物分解方式來處理家庭中產生的生廚餘,並且將這種方式推廣給最多的民眾,讓家庭就能就地分解生廚餘,使生廚餘不再進入焚化爐,減緩地球暖化的速度。

除了在學校建立生廚餘蚯蚓分解場外,我們也在學生家庭及社區老人供餐中心試養,收集在社區以及家庭養殖可能遇到的問題,同時也讓更多人看見蚯蚓養殖的好處。目前我們在學校養殖了12箱,於社區老人供餐中心定點養殖二大箱,我們已養殖六個半月,每天可以分解3公斤以上的生廚餘,大約是20戶家庭的生廚餘產生量。

學生跟民眾進行推廣解說。

第三名南投縣埔里鎮南光國民小學茭白筍殼廢棄物的新利用-纖維植物球

  • 學校:南投縣埔里鎮南光國民小學
  • 作品名稱:茭白筍殼廢棄物的新利用-纖維植物球
  • 指導老師:洪偉軒、蘇祐儒
  • 學生:何嘉淇、蕭宛茹、蘇子晴、張舒葶

茭白筍是埔里鎮最具有特色的農產品,因為全台90%的產量都出自埔里,且種植面積高達1800公頃,茭白筍很受消費者歡迎,但美中不足的是會產生大量的茭白筍殼廢棄物。因其較難分解,傳統是堆置腐爛或是焚燒處理,造成環境上很大的負荷。我們首創將茭白筍殼以低成本及快速的機械加工方式製作成茭白筍殼纖維。水苔是生長於溼地的苔蘚植物又稱泥炭蘚,被廣泛用於植物的栽培介質,國內絕大部分仰賴從南美洲智利進口,運輸過程中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這樣不是綠色經濟的作為。所以我們用茭白筍殼纖維取代目前大量使用的水苔,而且開發出「茭白筍殼纖維植物球」的產品,這是可放置於室內是美觀又療癒的高人氣商品,以期達到環境保護及農業永續的目的。

茭白筍殼纖維是以茭白筍殼用低成本及快速的機械加工方式製作而成的。
茭白筍殼纖維植物球是用茭白筍殼纖維取代水苔所製作而成的植物球。

第三名金門縣金城鎮中正國民小學「花」現未來

  • 學校:金門縣金城鎮中正國民小學
  • 作品名稱:「花」現未來
  • 指導老師:李麗娟、鄭亞設
  • 學生:孫沛溱、周思羽、陳俊熙、游中甯

民國96年起互花米草無聲無息的入侵金門,快速蔓延至浯江溪口等九個區域,造成許多問題。我們是小學生,雖然無法立即剷除及抑制互花米草生長,但至少可以想辦法,將滿坑滿谷的廢棄互花米草再生利用,「變廢為寶」,開創「永續金門」。

我們在校內、跨校、車站、景區、廟口……等地方宣導推廣,辦理DIY工作坊,及簽署愛護金門,自發性移除承諾書,一人一束守護金門,並製作金門特色文創小物義賣,為守護金門、永續金門盡一份心力。

中正國小團隊成員於學校環境教育實作競賽會場。
團隊成員合影。

最佳團隊表現獎新北市平溪區平溪國民小學原生植物畫語錄

  • 學校:新北市平溪區平溪國民小學
  • 作品名稱:原生植物畫語錄
  • 指導老師:呂建宏、李彗菱
  • 學生:林雨潼、楊珺婷、林品汎、潘凱俊

本作品以環境倫理為學習主題,聚焦於豔紅鹿子百合、台灣百合、鐵炮百合、綬草、金花石蒜、紅花石蒜、鶴頂蘭、蓪草、雙扇蕨、台灣萍蓬草、台灣油點草及等十二種原生植物,讓學童從培育、照顧、觀察、描繪、創作、導覽及保育行動、完成一系列的我愛台灣原生植物的學習歷程,以探討人與生態環境的倫理關係,注重人類社會與自然的共存價值,並完成繪本創作及數場次對外導覽解說。

本次參賽行動成果透過課程教學,讓孩子走出教室結合詩謠歌賦與導覽解說,認識、親近、愛護、守護這十二原生物種的珍貴,並由學校出發發揮漣漪效應到全國。

學童透過此行動,喚醒更多人尊重生命及愛好大自然,讓永續地球得以生生不息。

學童帶著繪本及看板,透過對外解說讓更多人認識台灣原生植物。

國中組

第一名臺中市立新光國民中學校園素食日-吃素與環保推廣活動

  • 學校:臺中市立新光國民中學
  • 作品名稱:校園素食日-吃素與環保推廣活動
  • 指導老師:林玉婷
  • 學生:林佩螢、王芊妮
八大主題特色與活動設計
  1. 「互動性」:和各班互動討論舊式環保方式的可行性及實際應用程度,大家的認同度都很高,但是真正實做的人不多。
  2. 「慢食」:推廣「慢食」的觀念。午餐速度慢一些,剩下的廚餘量也會減少。
  3. 「情境佈置」:設計簡潔有力的標語,公開張貼於各班教室,讓同學每日可見到能夠朗朗上口。標語如下:多吃一根葉,多省83萬公升水、不用塑膠,海龜感謝你、少吃肉,做環保。
  4. 「我不挑食」:學校素食日大量廚餘的問題,飯前全班喊口號:吃素救地球、我願意多吃一根菜,終於讓同學特別注意『素食日』,喊完口號後班級氣氛愉快,且願意多吃一些蔬菜減少廚餘。
  5. 「小故事時間」:每日午餐時間配合廣播系統,介紹今日蔬菜與環保口號宣導,大家耳熟能詳並身體力行。
  6. 「環保杯」:宣導不買瓶裝水或是罐裝飲料,鼓勵垃圾減量。
  7. 「好吃又好玩」:與訓育組配合,校園藝術季時設計闖關活動,藉由活動宣導做環保的方式。
  8. 「無痕背包客」:使用大眾運輸工具旅行、減少人工設施園區、辦理主題式旅遊,與學校大型活動配合宣導。
利用「環保教育實作集點活動」回答問題、做出正確的分類、大聲說出我願意多吃素等,搭配集點換紅茶,增進大家對做環保的興趣與增加素食日推廣熱度。
吃素救地球利用午餐的廣播系統配合今日餐點介紹宣導多吃蔬菜,不浪費食物的小故事,增加各班學生停留在座位上時間。

第二名臺北市立天母國民中學水道上的綠精靈-水道少年社行動方案

  • 學校:臺北市立天母國民中學
  • 作品名稱:水道上的綠精靈-水道少年社行動方案
  • 指導老師:陳燕君、陳秀英
  • 學生:江冠宏、黃奕凱、陳晨恩、溫蒙恩

「水道少年社」是一個以草山水道系統古蹟解說任務為基礎的團隊,關懷範圍遍及環境、生態、文化、教育等議題,讓社區成為學生與居民學習的大教室,也傳承社區寶貴的歷史足跡,共享社區文化的發展,讓環境教育成為彼此的生活習慣。

成員們可透過每次的服務行動,一步一腳印地參與成長,找到服務的樂趣與意義,累積更多的社會關懷能力。我們從認識水道人文歷史、解說技巧等訓練開始,進而到「草山水道系統」進行實地探查及服務,每年定期參與在地文化祭典「天母水道祭」,推廣社區環境教育,展開多元學習與服務行動,像是淨灘、淨山等。

水道少年累積近20年的服務,期許每個人都能貢獻一己之力,展現精靈般的魅力和魔力,讓水資源教育得以永續發展。

一年一度的淨灘活動,結合童軍團一起進行海洋垃圾監測記錄。
寒暑假小小解說員營隊,帶領學區國小學童認識水道及解說技巧。

第二名花蓮縣立富源國民中學神隱白川-社區與馬蘭鉤溪環境之現況

  • 學校:花蓮縣立富源國民中學
  • 作品名稱:神隱白川-社區與馬蘭鉤溪環境之現況
  • 指導老師:郭馨憶、張廣陵
  • 學生:林煜展、林詩涵

課程中搜尋家鄉相關報導,難得看到介紹住家旁的馬蘭鉤溪,卻是因家鄉溪流中的垃圾而被報導出來。溪流真的像新聞報導中的那麼髒嗎?進行這場環境實作競賽。

從準備到監測一年多的時間,半年來十三次馬蘭鉤溪的水質監測,走出校園將環境教育與水質保育觀念,進一步延伸至日常生活的區域。

校內成果分享時,向全校師生們分享研究成果,讓大家看見我們的家鄉發生什麼事,讓同儕意識到要從生活中做起「垃圾不落地、回收要分類」。對外活動中向社區家長們、校友們分享,更是要讓生活在這片土地的居民都能夠去共同守護家鄉溪流。未來將在跨縣市的城鄉共學交流,與友校進行分享環境教育成果,促使他人覺察自己的家鄉困境進而改善家鄉。

富源國中團隊於校內進行環境教育成果分享。
富源國中團隊於競賽複審場地外合影。

第三名宜蘭縣立冬山國民中學讓寶特瓶回收減少再減少

  • 學校:宜蘭縣立冬山國民中學
  • 作品名稱:讓寶特瓶回收減少再減少
  • 指導老師:陳建淳
  • 學生:方靖雯、邱品婕、呂翊瑄、黃宇涵

我們看到學校資源回收項目中廢棄寶特瓶的量占了相當大的比例,加上每當放學時,同學總是人手一瓶寶特瓶飲用水或飲料,進而想要藉由宣導讓寶特瓶回收量能減少再減少,除了校內宣導廢棄寶特瓶分解不易的觀念外,也期許師長及同學們能多利用環保水瓶。

為了為環保盡一份心力,我們實際走遍12鄉鎮,到車站及市集附近宣導減少使用寶特瓶的活動,利用站在街頭拿海報做宣傳。同時也設計了對寶特瓶認識的問卷,並針對學生及鄉鎮社區民眾部份作調查,共完成學生問卷1,090份、社區民眾問卷159份。我們利用另一種不同於訪問的方式了解民眾對寶特瓶的認識,更藉由問卷形式讓學生及民眾了解自身對環保的熟悉度。

五結鄉街道上進行問卷調查。 師生於臺中科博館複審會場合影。

第三名新北市立鷺江國民中學剩食大作戰 白飯變變變

  • 學校:新北市立鷺江國民中學
  • 作品名稱:剩食大作戰 白飯變變變
  • 指導老師:張俊峰、陳重光
  • 學生:鄭益侖、李有淳、林禕均、蘇可忻

世界糧食問題愈來愈嚴重,因此我們到處宣導剩食問題,呼籲同學們珍惜食物。在班上推廣我們的成果,讓同學們知道剩食能變成我們做的醋還有其他產品,富有極大的利用價值。同時也透過錄製影片介紹我們釀醋的過程與方法,將影片上傳至社群媒體,供所有人觀看,來幫助想和我們一樣一起做這個行動的人,讓愛護環境的理念深耕。透過宣導讓更多人知道惜食的重要性,我們將校園大量的剩食—白飯,釀製成酒與醋,將米飯的價值發揮到極致。我們也決定把它商品化,引用學校的名字取名為「鷺江醋」、「鷺江酒」,成為校園的特色產品並在園遊會進行義賣。把賺取的資金再投入惜食的推廣活動,不僅達成了永續發展,還救助了社會,使行動更有意義,同時讓更多人看見我們的活動並加入我們。環保行動從你我做起,讓大家一起努力,把世界變得更美好。

做環保、抽大獎,將惜食融入生活之中。
剩食再利用,釀出獨一無二的鷺江醋與酒。

第三名屏東縣立大同高級中學附設國中部溫柔相待:氣候變遷下教室冷氣使用行為調適

  • 學校:屏東縣立大同高級中學附設國中部
  • 作品名稱:溫柔相待:氣候變遷下教室冷氣使用行為調適
  • 指導老師:利天龍、李健宏
  • 學生:蘇玄明、郭哲豪、羅紫淇、李穰家

教室裝冷氣後,每個座位的降溫速度不同,引起我們關注。

透過問卷,發現有近六成學校規定冷氣溫度,規範在25-28度,但少數班級並未遵守。緊閉門窗吹冷氣約15分鐘後,室內CO2濃度即超過1000ppm,影響健康。

我們發現樓層越高的教室、氣溫越高,導致冷氣使用需求提高;南北向大樓用電量大於東西向大樓。高樓層的教室,若放學後不關窗,可延緩隔天開冷氣的時間,達到節能。

我們實作出比市售產品更靈敏的風速計,加上溫度、濕度資料,可計算每個座位的體感溫度。在不開吊扇時,僅利用教室角落的四台電扇調整角度,即可增進空氣循環對流,有效降溫、縮小室內溫差。

我們也實作出體感溫度指示器,透過不同的LED燈色,幫助同學合理的使用降溫設備。

在每個座位安裝的DIY溫度感測器,可以蒐集並比較室內的溫差。 吊扇會阻礙對流,故僅利用立扇並調整角度,可循環對流、溫和降溫。

最佳團隊表現獎宜蘭縣立礁溪國民中學免「廢」市集

  • 學校:宜蘭縣立礁溪國民中學
  • 作品名稱:免「廢」市集
  • 指導老師:賴郁婷
  • 學生:謝心瑜、簡翊凌、李苙嘉、游雅鈞

我們看見家裡有太多沒再使用的東西,結合環境關懷社的主軸,想想國中生可以做些什麼事情,於是辦理「免廢市集」。很多人以為二手物品市場通常都要花錢,我們這次完全免費!想要、喜歡、需要用到都可以直接帶走,讓大家驚呼划算。我們不想造成環境的負擔,產生更多的廢棄物,只要把不需要的東西帶來,也不用任何交換,免廢市集一舉兩得!很多人逛完攤位後,回去再整理家裡,也把東西拿過來,啟動了循環,真的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只要有人可以幫忙整理攤位、篩選物資就可以辦理,是一個相當方便在校園實施的好活動!

設攤擺放在導師室外的走廊,不僅人潮眾多,也不會被隨意破壞。有娃娃、護手霜、參考書、襪子、直尺、加油棒……等。 我們也設置留言區讓大家把想法寫下來。看到需要的同學把自己不需要的東西帶走,真的是很大的感動!不浪費的生活,就從你我開始!

最佳團隊表現獎新北市立鷺江國民中學微霧讓你涼

  • 學校:新北市立鷺江國民中學
  • 作品名稱:微霧讓你涼
  • 指導老師:黃瑞華
  • 學生:王凱葳、吳翊泓、曾麒諺、李姵辰

每到夏日,上室外課時的炎熱難耐,因此我們結合霧化降溫系統及一些簡單小設計,幫助無論是個人行動使用、教室內、校區都能輕鬆降溫,也將這個省電理念進行推廣,愛護我們的生存環境。 我們的設計實作如下:

  1. 噴霧系統的開發:利用噴霧系統,水蒸發時帶走熱量以達到降溫功能。使用超音波霧化片:霧化片為高用超音波霧化器讓水霧更細緻,將水粒子轉化成微小霧滴,頻率越高,霧滴越細,噴霧亦不影響健康與電器。
  2. 太陽能、手搖環保能源開發:增加USB太陽能、手搖充電雙用組,利用環保方式給電。
  3. 大小通吃:設計小型模組可供攜帶使用,如帽子、手持式、小型桌上水霧扇等。而小型模組另可拼組成大模組,放置教室走廊、花台,除了可幫助學校降溫,亦有加濕功能,順便協助澆灌使用。
  4. 多元功能:思考各種可開發的多元功能,含加冰塊、冷凍袋等降溫;調節大小與方向;製作機車族降溫太陽能扇與坐墊噴霧降溫神器。冬天可當加濕器或香精噴霧使用;增加自走功能,增加受益範圍。
  5. 智慧控制:利用D1 mini開發版、DHT11溫濕度傳感器,增加智慧溫控感應、定時開關,可長期監控溫度,研究 不同變因霧化降溫的效果。增加智慧省電控制、缺水安全保護及自動補水連結。
  6. 省水環保:資源結合洗手台回收洗手用水過濾。

預期效益:經我們觀察,在個人降溫方面,開啟桌上型噴霧扇溫度可立即下降3度。學校也已裝設環保噴霧降溫系統,我們放置18組溫度計監控中,預計夏天可降溫至28度以下,並且每月節省電費4萬元。歡迎參觀我們網站平台宣傳,讓你更了解微霧讓你涼的好處。

微霧讓你涼校內推廣。 複審展演現場。

教師耕耘獎

何夢青國立嘉義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

獲獎感言

把這個獎項和榮譽獻給曾經和夢青老師一起走入山林、關注自然環境的親師生們、感謝你們願意以實際行動來實踐對環境的愛!(第二屆的李珮瑜、林品辰、吳昀融、第三屆的李珮瑜、郭于芯、莊澤笙、劉家成、以及第五屆的劉家成、邱光虹、黃子洋、莊騰紳)

在小學任教邁入第18年,期許自己在自然科學的教學外,還能帶領學生對不同環境教育議題的討論,融入日常生活中,並嘗試以公民行動的實踐力找出解決方法,踏出校園、走入社區。知識的學習不應該只是在教科書裡,更能符合12年國教素養導向的精神,在真實的生活情境裡,運用系統思考、規劃執行、發揮創意、團隊合作,具有多元文化及公民責任解決我們面臨的問題。

感謝評審在歷屆比賽中,肯定我們實作實踐的行動,榮獲佳績與好評,相信自己帶領學生實際參與環境議題是一件多麼有價值的一件事,更要堅持!

歷屆參賽紀錄。

江明岳財團法人新北市光仁高級中學附設國中部

獲獎感言

地球暖化影響氣候及生態嚴重,身為老師有義務教導孩子,認識我們身處的環境正在惡化,並將『跨領域+想像力』融入科學與發明,引導孩子們更深一層認識環境生態,甚至提出解決方案實作,是我一直努力的目標。第五屆環境教育實作輔導學生朝環境倫理著手,發揮跨領域想像思考,實作主題『探究無聲的抗議-將植物受傷的反應讓你知道』,教育學生不要輕易攀折花木,植物會痛只是發出的訊息你聽不見,透過實驗與測試讓大家知道。感謝主辦單位肯定,5月5日也受邀對台北市環境教育輔導團,分享環境教育實作競賽指導經驗,鼓勵台北市學校積極投入,善盡推廣環境教育責任。

在光仁創造力育成中心與得獎學生手持獎狀合照。 在參賽場外,學生手持「環境倫理」參賽領域合照。

李麗娟金門縣金城鎮中正國民小學

獲獎感言

全國唯一指導五年,獲獎五年,榮獲教師耕耘獎,真是太感動啦!感謝教育部提供平台給孩子參賽機會,感謝承辦人員辛苦籌畫比賽,感謝評審青睞,感謝各位夥伴承讓,感謝家長信任與肯定,讓我有陪伴孩子成長的機會與為金門環境永續盡份心力。

謝謝一起努力打拼的孩子,教學相長,為了永續金門,變廢為寶,我們跑遍大街小巷、上山下海、烈日當空、風雨交加,暗黑夜裡、垃圾場裡、回收車裡、實驗室裡、預拌廠裡、製磚廠裡、馬路兩側,都有我們努力的足跡,因為有你們,我們才有一次又一次獨一無二精采的回憶,豐富了彼此的人生,我很感恩!讓我們繼續為永續金門加油喔!

歷屆參賽紀錄。

劉志容南投縣南投市文山國民小學

獲獎感言

環境問題不能只是在教室課堂中用講述的方式傳授,學生可能會無感;或是覺得那些環境問題距離他們還很遙遠;或是覺得這些問題正在發生,可是他們也無法去改變……。

透過環境教育實作競賽引領學生來發現校園、社區以及地方上的環境問題:可能是廚餘或蒼蠅孳生問題,可能是塑膠垃圾及菸蒂亂丟的問題,可能是噪音問題…學生發現問題後讓學生去發想他們的能力可以做哪些改變,進而去影響身邊周遭的人甚至透過網路來影響更多的人。一直告訴學生「對的事情就勇敢去做,持續做才能看到改變」。我也用這樣的信念告訴自己,所以一年接著一年持續帶著學生做環境行動。學生就是一顆顆善的種子,我只是當個播種者,期待看到他們能持續成長茁壯。

拜訪社區耆老,認識地方產業發展。 為了永續發展,我們來做對的事!

賴思明宜蘭縣立羅東國民中學

獲獎感言

回想從108年參加第一屆的環境教育實作競賽開始,第一就帶領了三組學生參賽,與同校的游明志老師一起,共16名師生浩浩蕩蕩的由羅東國中租遊覽車出發,到國立臺灣博物館南門園區-紅樓雨遮廣場參賽,當時有幸在國中實作組,以「雲端智能滴灌系統」得到第一名,同時,游老師指導的作品也得到了第二名的成績。在參賽的過程中,學生除了由實作中得到許多保貴的經驗外,指導老師的我也得到了許多啟發,之後便每年固定時間報名參加,但並沒有入圍複賽,不過,同校的游老師入圍110年第三屆國中組,更拿到了第一名,讓同校的我也間接受到鼓勵並持續地參賽,直到第四屆時,才又重新得到了優選的成績。在參賽四屆的競賽後,感謝主辦單位在第五屆時新增了教師耕耘獎,鼓勵了擔任指導老師的我,也願意繼續努力當個環境教育的小園丁。

歷屆參賽紀錄。

國小組

第一名、年度影響力獎高雄市左營區文府國民小學文府減塑友好商家三部曲

  • 學校:高雄市左營區文府國民小學
  • 作品名稱:文府減塑友好商家三部曲
  • 指導老師:王麗姿、陳慧如
  • 學生:陳宇昕、羅宥翔、林沄蕾、黃晨晏
文府減塑友好商家三部曲
一、動機和目的

文府國小從106年起,推動早餐減塑活動。我們發現販售早餐的商店,是多數塑膠垃圾的來源,如果商家投入減塑,必能讓減塑成為全民運動。

二、執行策略:
  1. 首部曲~友好商家找回來
    以校園減塑為基礎,走入社區邀請社區商家一起加入。
  2. 二部曲~跟著地圖做減塑
    以繪製商家地圖的方式,關懷友好商家執行狀況。
  3. 三部曲~少一袋X減塑新世代
    舉辦《少一袋X減塑新世代》活動,鼓勵消費者集點,收集對友好商家的建議,做為推廣的依據。
三、推廣成效
  1. 透過臉書和網頁、Line群組、兒童朝會、淨塑講座、晨光廣播、入班宣導、新生家長說明會持續推動宣傳。
  2. 辦理研習活動分享推動經驗,目前共有6所學校成立減塑友好商店。
  3. 參加各種大型活動,利用捲圖迷宮和民眾互動,宣導減塑觀念。
四、心得和展望

我們希望消費者透過活動參與獲得減塑觀念,結合全國各校的減塑友好商店,開發減塑友好商店的聯盟App,讓減塑成為生活習慣!

文府減塑友好商家地圖。
地圖背面設計減塑捲圖迷宮,寓教於樂易於和民眾宣導減塑概念。

第二名臺中市北屯區建功國民小學塑膠玩具零廢棄總動員

  • 學校:臺中市北屯區建功國民小學
  • 作品名稱:塑膠玩具零廢棄總動員
  • 指導老師:郭至和
  • 學生:鄭舒涵、林恩妃、郭士霆

我們的作品運用「設計思考」來解決自己生活周遭所面臨的問題。在第一個「感受」問題階段,首先用「零廢棄」這一個主題為中心概念一起腦力激盪,大家決定以小朋友最密切相關的「塑膠玩具」為對象。

到第二個「想像」行動策略階段,經過大家討論之後想出兩項最重要的解決方法,一是「把不玩的玩具拿出來交換或辦跳蚤市場賣掉」,第二是「自己製作環保玩具來玩,不買塑膠玩具」。

然後第三個「實踐」的階段,一開始在班上進行玩具交換日的活動,後來學校舉辦全校性的跳蚤市場,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從不買塑膠玩具開始,所以開始自己動手製作環保玩具。

最後第四個「分享」的階段,除了在自己的班級介紹之外,也將故事的內容及成果貼在公布欄上,在學校分享我們的故事,也有到校外進行分享,在寒假期間更向親友進行宣導。

大家拿出自己不再玩的玩具,在班上進行玩具交換日的活動。
師生在臺中科博館複審會場外合影。

第二名屏東縣屏東市勝利國民小學一炷清香表心意、通風減香保平安!

  • 學校:屏東縣屏東市勝利國民小學
  • 作品名稱:一炷清香表心意、通風減香保平安!
  • 指導老師:湯奇霖、周志榮
  • 學生:李鎧家、曾子峪、許喬茵

我們學校曾經以「燒好香、有保庇?!」參加第60屆全國中小學科學展覽會並獲得佳績。但為什麼要減香呢?既然這個議題這麼重要,是不是可以透過什麼方式讓更多人知道減香的重要?也讓科學研究背後的科學數據轉化成為更貼近民眾(信徒)的健康守護?於是透過老師們的號召,我們決定從自己出發,再次去理解並轉化學長姐們辛苦參加科學展覽後的重要研究數據,透過真實的行動一起來嘗試進行這次科展後延續性的環境實作探究。我們的環境行動:
【作為一】推廣「減少金爐、金紙減量並移至室外統一焚燒」。
【作為二】推廣「一炷清香表心意」,兼顧信仰、健康和環境。

站在科學探究的基礎上,組隊一起進行環境實作,推動環境減香運動。
從社區崇蘭昌黎殿出發,以實作經驗分享與啟動環境行動。

第三名宜蘭縣蘇澳鎮岳明國民小學無尾港哩候!

  • 學校:宜蘭縣蘇澳鎮岳明國民小學
  • 作品名稱:無尾港哩候!
  • 指導老師:方尹君
  • 學生:吳學彥、簡愛、陳冠穎、陳奕蓓

家鄉與社區是中年級社會領域主要的學習內容,但教學現場中卻發現課本裡的家鄉,都不是我們真正的家鄉。因此本次實作課程以跨領域的方式進行在地探究,讓學生從大海田野溼地中了解家鄉環境特色,認識在地人文與歷史,培養愛鄉情懷,並透過具體行動回饋,進而提升在地認同感。

以地方耆老的童年記憶為起點,帶領學生認識家鄉不同階段的自然生態與生活模式,從走讀中認識家鄉的生活。接著聆聽家鄉的重要事件,了解無尾港水鳥保護區的成立與意義,知道公民參與對社會改革的重要性,培養環境永續的態度,讓學生從歷史中覺察自己的想法,進而產生實際行動,願意為公共事務努力,也從行動中展現公民的責任。最後透過帶領導覽、製作導覽小書、在地鳥圖鑑與戲劇展演,推廣社區特色,提升向心力,從分享中凝聚學童對家鄉的愛。

全班策畫社區服務方式,決定擔任導覽員,帶領學弟妹認識社區。
過去居民以漁業為生,透過牽罟思考海洋資源減少與地方發展的關係。

第三名彰化縣芬園鄉同安國民小學同安夢想家~廢渣變好咖(坩)

  • 學校:彰化縣芬園鄉同安國民小學
  • 作品名稱:同安夢想家~廢渣變好咖(坩)
  • 指導老師:施皇羽、蔡宜臻
  • 學生:吳芳妤、蔡妍柔、盧厚安

同安夢想家~廢渣變好咖(坩)主要是為了大量解決咖啡消費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物「咖啡渣」,並且希望我們的成品是「可自然分解」不會對環境產生任何負擔。實驗過程中將「咖啡渣廢棄物」與不同的黏著劑組合創作後,轉變成一盆盆能夠美化環境、療癒人心的多肉植物盆栽。

本作品具有以下目標:

  1. 解決傳統花盆容器及咖啡渣所造成的環境問題。
  2. 種植多肉植物,讓環境與生活變得更美好。
  3. 創造在地咖啡產業的特色文創商品,增加社區民眾收入。
  4. 資源再利用,確保永續的消費和生產模式。
  5. 喚起學生對於環境保護意識及培養解決環境問題的行動力。
每個咖啡渣花盆約可減少13g~54g咖啡渣,讓廢棄物減量並減少二氧化碳排放。

第三名金門縣金城鎮中正國民小學防災你和我 「水水」就靠我

  • 學校:金門縣金城鎮中正國民小學
  • 作品名稱:防災你和我 「水水」就靠我
  • 指導老師:李麗娟、許乃賜
  • 學生:陳楚甯、許崴桓、楊樂維、王子瑜

氣候變遷趨勢下,極端天氣事件頻傳,災害發生樣態也越趨複雜。

金門地區受氣候異常影響,海平面升高、溫度升高、降雨模式改變,「乾則愈乾、澇則愈澇」,劇烈降雨強度增加,不僅颱風侵襲次數增加,更出現降雨日數減少及降雨集中趨勢,加上近年都市化結果不透水的路面導致逕流大增,致災性降雨造成積淹水是金門現今面臨的重大課題。

因此我們嘗試以SDGs 11永續城鄉、13採取緊急行動應對氣候變遷及其衝擊為首要目標,設計加速排水的防災創意裝置,並實地埋設,縮短積淹水時間,減少災害發生,成效良好。

師生設計加速排水的智慧格柵並實地埋設。
中正國小師生於競賽複審場地外合影。

國中組

第一名臺北市立民權國民中學潔淨能源資源永續-扭腰盤動能回收發電裝置

  • 學校:臺北市立民權國民中學
  • 作品名稱:潔淨能源資源永續-扭腰盤動能回收發電裝置
  • 指導老師:洪素真、蔡聰暉
  • 學生:王允辰、張碩洋

因應全球氣候變遷、環境惡化及能源短缺問題,各國相繼提出改善措施,身為地球公民,我們也希望能為環境永續盡一份心力。

我們以「潔淨創新能源」為主題,思考如何將校園學生運動動能回收利用,經過探究與討論,我們決定改造公園常見的扭腰盤為發電裝置,希望讓人們使用扭腰盤運動時,能邊運動邊發電,既健身又環保,一舉兩得,這是我們創作此作品的動機與目的。

本作品運用體重之重力並藉由腰力之轉動慣量產生較大的定軸轉動力矩,具有比較不費力優勢。我們運用橋式整流方式讓搖擺發電的極性變動,變成同一極性電流輸出,輸出電流不會變小,發電效率高。此外本作品結構簡單改造成本低,具備市場性值得推廣。

期許本作品能起拋磚引玉作用,帶動發電運動器材發展,這樣一來,累積小發電,成就大貢獻,人人運動時都能為碳中和及環境永續盡一份心力。

扭腰80度時,底座大齒輪可帶動發電機小齒輪轉動360度發電。
扭腰盤發電可供電及充電,發電量可達20W,若以USB 5V充電可達4安培。

第二名、年度影響力獎新北市立八里國民中學鳥類友善校園

  • 學校:新北市立八里國民中學
  • 作品名稱:鳥類友善校園
  • 指導老師:王俊凱
  • 學生:李佳蓁、游翔富、陳雲玲、張語喧

八里國中位處觀音山,生態資源豐富,鳥類便是其中重要的一員,於是我們幫鳥類建立安全的環境,打造鳥類友善校園。

  1. SDG Goal 15生態永續:營造校園領角鴞的棲地,以科學方式說服學校改善環境,帶領師生觀察與重視。並發現校園窗殺問題,開發鳥類友善窗戶材料包,率全校進行改善,並擴及社區與社會 。
  2. SDG Goal 17夥伴關係:以窗殺議題走出校園,與社區和全臺學校做朋友,材料包發送20縣市216所學校或單位,最終發起倡議,透過媒體推廣宣傳,讓更多人關心周遭環境議題,營造鳥類友善空間。
  3. SDG Goal 12責任消費與生產:利用學校柚園與午餐剩餘的柚皮與橘皮,用蒸餾法製作精油與純露,搭配鳥類友善窗戶使用,達到防蚊提神的效果。
利用窗殺議題走出校園,與社區和全臺學校做朋友並發起倡議。
參與科學教育館臺灣科學節活動,直接面對民眾進行推廣。

第二名新北市立鷺江國民中學iHouse環保智慧屋

  • 學校:新北市立鷺江國民中學
  • 作品名稱:iHouse環保智慧屋
  • 指導老師:黃瑞華、陳重光
  • 學生:陳宣至、何紫彤、林奕瑤

環保屋是很多人的夢想,但又覺得距離自己生活太遙遠,因此我們希望可以建立一個互動學習的平臺,增設產品的互動網,包含說明、樣品模擬、回饋分享,結合科學原理和DIY影片互動。目前結合環境、科技、能源、資訊、安全、防災議題,創造一間擁有各種智慧設計環保屋創意平臺,有屋頂能源開發、智慧控制家電、水資源和生態等大主題。

追日太陽能悶燒鍋中研究最佳太陽能鍋爐造型、角度和透鏡等附加構造,可快速煮熟五花肉片,使用 arduino 設計溫度自動監控了解即時溫度,並結合追日系統,設計可隨陽光角度調整的「爐火純青」智慧太陽能悶燒鍋。邊溝增加雨水回收軌道,可以收集雨水來清洗、澆灌、沖廁。風場強的區域可增設風力發電,智慧控制並妥善運用各種資源。

以環境、科技、能源、資訊、安全、防災為主,創造智慧設計環保屋。
經由不斷測試修正將環保智慧屋的範疇變成簡單的模組分享平臺。

第三名臺北市芳和實驗中學垂直農場 x 魚菜共生

  • 學校:臺北市芳和實驗中學
  • 作品名稱:垂直農場 x 魚菜共生
  • 指導老師:陳家平
  • 學生:鐘執允、陳允謙、馬宇利、楊詠涵

我們融合魚菜共生以及垂直農場兩種不同的系統,結合了各自的優點,分別在土地面積和養分上解決問題。我們希望能解決臺灣糧食自給率不足的問題,畢竟狹小的農業土地面積要負荷如此高的人口,必然是要做出改變的,如果用我們的裝置,不只能增加產量還能降低食物運送過程的碳足跡。

我們也自行繪製設計圖,並利用生科課所學的器具以及技巧自製各式零件,在充分了解後也更好的吸收課程內容。這系統的最大特點是結合了AI的智慧!除了可以遠端監控並調整植物所需的光之外,系統也會依據環境的光亮程度調節開關,兼顧節能減碳以及植物生長效率最大化,不只讓我們接觸到不熟悉的領域,也讓我們能兼顧種植品質與付出的時間。

芳和實中團隊於競賽複審場地外合影。

第三名雲林縣私立淵明國民中學廚餘自然循環模型建構與應用

  • 學校:雲林縣私立淵明國民中學
  • 作品名稱:廚餘自然循環模型建構與應用
  • 指導老師:張至誠
  • 學生:潘澤政、王定棨、張庭榛

本校環保大使發現學校師生約900多人,每天的廚餘量非常驚人,而提出了解決校內大量廚餘問題的看法,將減量觀念及學校推行數年有機蔬菜體驗的結合,利用大自然法則及循環概念,付諸行動研究,「將廚餘厭氧堆肥、水虻嚙食及蚯蚓攝入等作用融合在一起,加速廚餘分解時間及增大養分分解率,並促進植物生長。」歷經半年時間,透過滾動式的修正,終於苦盡甘來,完成「廚餘自然循環建構與應用」的成果。

從發現問題至解決問題,透過三次滾動式模型修正的成果。
經歷許多困境與挫折終於苦盡甘來,最後得到寶貴的經驗與成功的結果。

第三名嘉義市立民生國中環熱食光

  • 學校:嘉義市立民生國中
  • 作品名稱:環熱食光
  • 指導老師:謝正國、莫其霖
  • 學生:李益安、蘇宥齊、廖珮恩、黃宥昕

「環熱食光」是一件潔能的煮食裝置,它利用太陽能板將光能轉換電能儲存在汽車電瓶中,來驅動ZVS高頻加熱器,透過導磁金屬與銅環之間的電磁感應,產生渦電流來加熱食物。

本研究延續〈日羽聚增〉中對ZVS用於煮食的構想,為了提升加熱效能,還另闢〈環環相扣:ZVS高頻加熱器之煮水效能〉專題科展研究。

「環熱食光」這件作品的重要性在於再生能源的應用及推廣。雙關取名想表達以下三種想法 : 1. 節能減碳並降低環境暖化。2. ZVS導磁加熱環的電力源自太陽光。3. 歡樂時光(諧音)以環保的烹調方式,愉悅地將東西吃光。

「環熱食光」作品製作過程。

國小組

第一名國立嘉義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植上植下在我嘉—環保植生綠牆DIY

  • 學校:國立嘉義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
  • 作品名稱:植上植下在我嘉—環保植生綠牆DIY
  • 指導老師:何夢青
  • 學生:李珮瑜、莊澤笙、郭于芯、劉家成

最初要改善教室西側下午西曬高溫、黑板反光的問題,我們收集回收瓶、減廢、低汙染的方式來打造環保植生綠牆。

植生牆作品分兩種模組形式- (A)鐵網+寶特瓶(牛奶瓶):瓶身鑽孔使用束帶固定;(B)木架鋁條+牛奶瓶,牛奶瓶身上有握把,鋁條串連後掛在木架上,可隨意抽換取下,方便移動。

在班級與幼兒園、社區推廣執行後,實際效能有(1)降溫、光照度及落塵量改善之測量;(2)蔬菜採收及香草植物純露製作;(3)體驗生命教育與園藝綠手指;(4)模組彈性變化因地制宜,客製化設計。另外拍攝教學影片,並發佈在學校網頁及社群當中,大力推廣與宣導。

我們想透過小學生的力量,將「植上植下在我嘉-環保植生牆DIY」計劃推廣出去,讓更多人響應與學習,為環境種下愛護地球的種子。之後,我們嘗試拍攝影片進行教學,以及影像紀錄,練習剪接及報告能力,期待透過網路的連結與便利,影響更多人動手做,用行動來保護我們的環境。

幼兒園白兔班進行植生牆推廣,教導回收瓶種植的方法
高雄科工館的全國複審場外合影

第二名金門縣金城鎮中正國民小學「金」火相傳 永續再生

  • 學校:金門縣金城鎮中正國民小學
  • 作品名稱:「金」火相傳 永續再生
  • 指導老師:李麗娟、鄭亞設
  • 學生:陳品蓉、陳楚甯、黃羽寧、李子任

「一爐一香,萬年千秋」、「有燒金,有保庇」就是這「金紙灰滿天飛呀飛」!導致我們常常「哈啾、哈啾」噴嚏打個不停,上課無法專心上課,因此決定著手解決這棘手問題,打造「清淨家園」,還給大家健康的生活環境。

我們很難立即改變長輩愛燒金紙的習慣,但我們堅信「源頭減廢」,持續跟長輩溝通「心誠則靈」觀念,減少燒金紙次數與數量是最根本方法,並且將金紙灰放對位置,定能化腐朽為神奇「垃圾變黃金」。

我們將廢棄物重獲價值,資源再生,製成創意環保綠建材,預期「減量」減少砂石開採,「減廢」減少環境污染,邁向零廢棄,祈望資源永續,「金」火相傳,讓愛循環。

團隊於複審場外進行合影
團隊於複審會場-科工館南館進行合影

第二名彰化縣芬園鄉同安國民小學同安夢想+"啡筆尋常"

  • 學校:彰化縣芬園鄉同安國民小學
  • 作品名稱:同安夢想+"啡筆尋常"
  • 指導老師:施皇羽、許弘叡
  • 學生:許佑全、羅品貽、蔡芷伶、林瑾宏

同安夢想+"啡筆尋常"是為解決芬園鄉在地咖啡產業生產與消費過程中,產生的農業廢棄物"咖啡枝條"及消費廢棄物"咖啡豆、咖啡渣",作品以生活中較常使用的物品"筆"做為廢棄物再利用的創作成果,將咖啡枝條、咖啡豆、咖啡渣以不同的技術與組合方式,轉變成一枝枝能夠書寫用鉛筆、鋼珠筆與鋼筆,因此,本作品具有以下目標:

  1. 咖啡垃圾再利用垃圾減量一筆勾銷
  2. 咖啡文創廢木棄豆渣大變身啡筆尋常
  3. 能源資源永續利用創造一筆價值
  4. 喚起環保意識投入環境行動增加一筆活力

未來希望能與業界合作讓本次的成果作品可以量產,擴大解決咖啡生產過程與消費過成所產生的廢棄物,進而達成SDGs第12項目標Responsible Consumption and Production「確保永續的消費和生產模式」,達成同安夢想+”啡筆尋常”的目標。

以咖啡為原料的鉛筆、鋼珠筆、鋼筆
參賽學生合影

第三名臺南市安南區海東國民小學禹神同行

  • 學校:臺南市安南區海東國民小學
  • 作品名稱:禹神同行
  • 指導老師:王學仁、許欣惠
  • 學生:姜瑀蕎、翁苡軒、鄭琹云、劉菫軒

臺南市安南區是易淹水地區,而且每次淹水都很麻煩,除了會造成環境的髒亂,還會造成財產上的損失。因此,我們創建了流川楓永續都市排水系統和海綿城市,希望能藉此解決安南區的淹水問題,讓居民能夠安居樂業。

『流川封』永續都市排水系統說明
作品構想說明圖示

第三名澎湖縣湖西鄉龍門國民小學珊珊來池~潮池珊瑚復育與觀測研究

  • 學校:澎湖縣湖西鄉龍門國民小學
  • 作品名稱:珊珊來池~潮池珊瑚復育與觀測研究
  • 指導老師:辛柏緯、賴秀智
  • 學生:顏芯鈴、張津菲、吳尹玄、洪鉑翃

在仰賴漁業、觀光業為生的澎湖,如何獲得永續的漁獲是近年來大家的關注的焦點,珊瑚是海洋生物的家,為了營造豐富的海洋生態,開始了我們的行動方案。

為了能讓我們為自己家鄉的海洋盡一份心力,我們從關懷自己的周遭生活環境做起,因此我們一起在學區的附近海域,與澎湖縣種苗繁殖場的專業人員合作,尋找合適珊瑚生活的環境,條件是:岩岸、潮池深度在退潮時須30公分以上、潮池面積不能太小(以免在夏季時,潮池溫度超過28度;冬季時溫度不可低於18度)等,學習如何製作珊瑚苗、關照珊瑚苗的成長及瞭解珊瑚目前的健康情形,從珊瑚復育磚製作到種下一株株的珊瑚苗,再再都讓孩子親自體會豐富的海洋生態是得來不易,進而內化海洋生態保育的觀念,從「心」扎根。

我們將復育珊瑚的活動納入學校校訂課程中,讓學弟妹們都能透過此課程,親近家鄉的生活環境,活化澎湖海洋的生命力,甚至邀集社區家長一起參與愛鄉護海。

一株株的珊瑚苗雖然小,播下的卻是無限的希望,期盼能大手領著小手,一起為海洋增添更多的生命搖籃地。

團隊至海域進行丈量
學生進行實地研究

第三名新北市八里區米倉國民小學海濱之花朵朵綻放

  • 學校:新北市八里區米倉國民小學
  • 作品名稱:海濱之花朵朵綻放
  • 指導老師:林愛玲、黃士豪
  • 學生:薛心妤、安羿錤、柯亭安、陳沛忻

「海濱之花朵朵綻放」為臺灣第一本海濱植物繪本,以在地家鄉─八里挖子尾為出發點,探究環境議題與行動,運用圖文發聲,發揮兒童的影響力。

藉由實地觀察校園及社區的海濱植物,我們發現到海濱植物的特性及面臨的危機,期盼「海濱之花朵朵綻放」繪本的出版,能串聯學校師生與社區居民共同關心與保育海濱植物,努力朝向達成SDGs第15項陸域生態之目標。

透過學生的繪本創作與校本課程連結,可提升課程的成效;繪本形式容易吸引讀者閱讀,有利於學校教師及故事媽媽結合課程進行導讀,提升學習興趣;未來印製實體書及開發電子書更有利於傳播,具有廣大的擴散力。

繪本是開端,只要人們多認識一點身旁的一草一木一花朵,相信植物將有機會在屬於他們的時序上綻放絢爛的色彩。

海濱之花朵朵綻放繪本導讀分享
海濱之花朵朵綻放繪本內頁

年度影響力獎國立臺南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DIY可分解環保無毒擦一擦

  • 學校:國立臺南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
  • 作品名稱:DIY可分解環保無毒擦一擦
  • 指導老師:林士揚、蔡岱芬
  • 學生:張芸瑄、鄭安喬、陳媄溱

我們發現:市售橡皮擦材質裡大部份含有PVC塑化劑,縱使訴求環保無毒的產品內含的TPE或TPR熱塑膠橡皮擦,使用後橡皮擦屑及成為垃圾無法回收,又無法被自然分解,會造成白色環境污染。為了提供學童健康、安全、可用的橡皮擦,讓我們產生了自製環保無毒橡皮擦的想法,我們想要製作出環保可被生物分解的無毒橡皮擦。

我們從網路中搜尋了DIY橡皮擦的資料,發現了PVA這個成份,因為PVA具有無色無毒是一個可被生物分解的材料,因此開始進行研究配方、比率,最終以可生物分解膠水(聚乙烯醇PVA)80 ml、中筋麵粉140公克、食鹽50公克、油(芥花油)8 ml、白醋10 ml、溫水40 ml揉製成麵糰,將每等份25公克的麵糰放入烤箱,無預熱溫度180度烤5分鐘,將烤過的麵糰放在室溫一天後即可使用。

DIY環保無毒橡皮擦半成品
DIY環保無毒橡皮擦成品

國中組

第一名宜蘭縣立羅東國民中學水管水力狂想曲

  • 學校:宜蘭縣立羅東國民中學
  • 作品名稱:水管水力狂想曲
  • 指導老師:游明志
  • 學生:張婷媗、林羿伶、黃是鑫

我們發現自來水管及排雨水管的水力,因為較小而常被忽略相當可惜!因此想藉由設計多項模組以活用水管的水力,讓生活更加便利。例如:「驅蟑模組」可裝設在流理台下方;「廁所除臭機模組」可裝設在馬桶或小便斗上;「捕蚊燈或捕蠅器模組」可裝設在戶外水槽旁;「酒精噴霧機或洗手液泡沫機模組」可裝設在學校或社區的洗手台,兼具防疫功能;「雨撲滿模組」可裝設在屋頂,同時省水又省電。水管水力雖小,但積少成多就能累積成巨大能量!希望能透過本作品學習珍惜並善用現有資源。

團隊設計之「酒精噴霧機或洗手液泡沫機模組」
團隊設計多款模組活用水力,讓生活更便利

第二名苗栗縣照南國民中學再生能源結合農業廢棄物資源之循環永續再利用系統

  • 學校:苗栗縣照南國民中學
  • 作品名稱:再生能源結合農業廢棄物資源之循環永續再利用系統
  • 指導老師:張家淇
  • 學生:翁勝筌、翁聖宏

學校附近阿公的家,座落在苗栗縣後龍半天寮農村(觀察之場域),是我們成長過程經常去玩的地方,去年生活科技老師介紹學校環境教育單元時,提到氣候變遷造成颱風、洪水…等天然災害加劇,農作物生存上受到嚴重威脅,同時場域農業生產剩餘資材(落花生殼、稻稈等農業廢棄物)露天焚燒或翻耕掩埋,也常因大雨造成排水系統堵塞,導致淹水情況屢見不鮮。

根據空氣汙染研究報告,平均高達30%細懸浮粒子PM2.5,主要是來自於農作廢棄物燃燒產生,目前育苗杯仍以塑膠製成,對在地環境亦是一種負擔,倘若以焚燒方式更將對空氣造成汙染。我們經由長期觀察與環境教育後,預計利用實作方式試著將上述問題提出可能的解決方案。

複審展演報告
「再生能源結合農業廢棄物資源之循環永續再利用系統」作品模型

第二名、年度影響力獎臺北市立天母國民中學「鳥類交通安全安全走廊」行動方案

  • 學校:臺北市立天母國民中學
  • 作品名稱:「鳥類交通安全安全走廊」行動方案
  • 指導老師:陳燕君、陳秀英
  • 學生:江冠廷、林郁宸、陳昀昀、陳楙詠

為改善校內鳥類窗殺事件而成立行動小組,積極尋找適合學校需求的方法。

藉由了解過去遇到的困難,蒐集各種預防鳥類窗殺的方法,實驗後發現「博士膜自製窗貼」具備花費少、布置簡易、取材方便、易清潔、不殘膠、維持教室內外視野、尺寸可視需要裁減、變化多等優點,最符合學校環境現場及操作的需求,不同於以往學校購買坊間猛禽貼紙的作法。

活動歷程包括:訪問師長、宣導說明、示範基地、唐詩拓字猜謎抽獎、結合英文與藝文的窗貼設計、課程教學、處理校內窗殺事件、北市教育博覽會實作展演、社區環教解說員體驗、行動劇分享、回報系統記錄追蹤等,獲得廣大迴響。

本方案可讓學生應用所學、老師跨領域運用、師生共同發揮創意,是容易複製與推廣的策略。

一同製作博士膜自製窗貼
團隊進行宣導說明

第三名金門縣立烈嶼國民中學浯垃不做‧佈島翁

  • 學校:金門縣立烈嶼國民中學
  • 作品名稱:浯垃不做‧佈島翁
  • 指導老師:吳慈慧、陳湧昌
  • 學生:陳鈴筑、林柏嘉、楊潯

因著敬鄉愛土,自許為烈嶼島管理者的使命感,我們成立佈島翁團隊帶著「浯垃不做‧佈島翁」這款我們創作的桌遊在校園裡、社區圖書館、社區商家與同學、家人、遊客和烈嶼島上未來的管理者(小學生)進行海岸環境保護的對話。此桌遊分為競爭模式與合作模式兩種玩法:競爭模式主要立意是讓玩家在遊戲中省思如何在海岸環境的保護與開發間取得平衡;合作模式適合低年齡層的玩家,主要透過遊戲喚起一起合作保護海岸環境的責任感。

「浯垃不做‧佈島翁」桌遊
分享如何遊玩桌遊

第三名嘉義市立民生國民中學從探究植物的奧秘到永續的環境

  • 學校:嘉義市立民生國民中學
  • 作品名稱:從探究植物的奧秘到永續的環境
  • 指導老師:李佳政、謝正國
  • 學生:李佩紜、蔡政妤、蘇品潔

去年我們打造了提升種植福山萵苣的成長效率的種植裝置,但事後的檢討發現此裝置耗損相當大的電力與水源,因此我們改善了種植裝置的結構,增建了提供乾淨能源的太陽能充放電設備、減少病蟲害的水源過濾設備以及節省水源的水源再利用裝置,讓此種植裝置能在減少環境傷害下更有效率地發揮功效。

太陽能充放電裝置部分,藉由太陽能板吸收光源,在電瓶電源不足時進行充電,並從電瓶提供電源給負載端使用。若主要電瓶電量不足時,由負載端的備用電源(鋰電池)供電。

水源再利用及過濾裝置部分,從雨水收集裝置獲得水源,土壤濕度不足時由儲水裝置提供水源,將水澆到土壤中,多餘的水從排水管流回濾水裝置與儲水裝置再次利用,節省水源且避免了病媒蚊的孳生。

團隊師生於複審場外合影
團隊學生與作品進行合影

第三名屏東縣立大同高級中學(國中部)扇風點火—教室的降溫策略與噪音問題探究

  • 學校:屏東縣立大同高級中學(國中部)
  • 作品名稱:扇風點火—教室的降溫策略與噪音問題探究
  • 指導老師:利天龍
  • 學生:蕭士壕、黃子綺、李廷華、林儒森

炎夏的期末考,同學要求關閉工業扇的行為引起關注。經由問卷調查,發現臺灣各縣市各級學校使用工業扇的情況並不罕見。

根據法規,學校屬於第二類的噪音管制場所,噪音超過60分貝就超標。實際測量發現教室內的170W和190W工業扇以中速檔或高速檔運轉時,噪音超標;電扇數量越多,噪音超標情形更加嚴重。

為了維持聽力健康與節能永續,團隊建議學校不再採購工業扇,同時應檢討各種電扇的種類與數量,並重新配置。一間教室的工業扇建議在二部以內,同時必須禁用中、高速檔;或是將工業扇配置在較大的運動場館、活動中心,並與學生保持二公尺以上的距離。

對於現有的工業扇,團隊運用回收材料製作節能降噪板,到各班安裝,藉由停用電扇的中、高速檔,不僅省下可觀電費,也能避免聽力受損。團隊也研發一款行動推廣箱,號召更多人參與教室的節能降噪行動,一起守護地球。

團隊製作環保小貼紙提醒師生節能降噪
「扇風點火」模型照片

國小 實踐行動組

第一名國立嘉義大學附設實驗國小有夠「荔」害!荔枝椿象入侵調查及防治宣導服務---以嘉義縣(市)為對象

  • 學校:國立嘉義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
  • 作品名稱:有夠「荔」害!荔枝椿象入侵調查及防治宣導服務---以嘉義縣(市)為對象
  • 指導老師:何夢青(嘉大附小/教師)
  • 學生:林品辰、李珮瑜、吳昀融

本行動方案從2016年至今持續在嘉義縣市進行國中小和社區的宣導防治解說。有西拉雅國家風景區中埔遊客中心、頂庄社區獨角仙季生態活動的社區民眾防治宣導、嘉義縣圓崇國小、鹿滿國小、嘉義市蘭潭國小、嘉大附小、民生國中…等校園防治宣導。

國立嘉義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團隊利用無紙化的google表單調查民眾及師生願意利用FB及i Naturalist宣導和標記荔枝椿象的比例,在問卷回饋中有75%願意宣導和標記,顯示出民眾有提高對荔枝椿象的辨識度與瞭解危害及願意防治的意向。親師生團隊願意持續長期且廣泛性投入行動科學。從剛開始參加科展的學長姐們行動傳承到現在三人小組,在多次的宣導活動的互動與回饋和建議中,不斷自我精進解說技巧與建立自信。嘉大附小團隊的師生們用小小的公民實踐行動,發揮到宣導荔枝椿象防治的重要性。

嘉大附小團隊合照
嘉大附小團隊展現荔枝椿象入侵調查及防治宣導服務成果

第二名臺北市光復國小幸福新蜂潮~城市獨居蜂生態旅館DIY

  • 學校:臺北市信義區光復國民小學
  • 作品名稱:幸福新蜂潮~城市獨居蜂生態旅館DIY
  • 指導老師:黃芳玉(光復國小/教師)
  • 學生:李芃澤、陳佑歆、張友澤

光復國小團隊師生發現光復校園以及學校周邊國父紀念館,居然有獨居蜂的蹤跡,於是開始探究之旅。實作行動包括:參加獨居蜂居專題講座,並採訪獨居蜂專家,掌握獨居蜂新知。蒐集與運用天然環保材料,親自鋸木與鑽孔,打造獨一無二的獨居蜂旅館。監測與分析入住獨居蜂的種類與數量,拍攝獨居蜂影片「城市獨行俠~探索獨居蜂的奧秘」,用影像記錄與傳遞獨居蜂的生態故事。繪製獨居蜂海報、簡報、生活圖、宣傳單,在校園進行多場獨居蜂行動宣導,並協助幼兒園打造昆蟲旅館。最後轉化獨居蜂研究,設計創新桌遊「保護獨居蜂大作戰」,讓玩家在遊戲中體驗獨居蜂生存危機,獲邀參加大愛電視台「小主播看天下」專訪,透過媒體的力量,讓更多人認識城市獨居蜂。

光復國小團隊展演他們如何在學校打造獨一無二的獨居蜂旅館

第三名宜蘭縣宜蘭國小減塑ing~不塑我們,塑速離開

  • 學校:宜蘭縣宜蘭市宜蘭國民小學
  • 作品名稱:減塑ing~不塑我們,塑速離開
  • 指導老師:王逸馨(宜蘭國小/教師)
  • 學生:王辰宇、盧佑恩、羅立辰、林展毅

宜蘭國小團隊將減塑活動分為三階段依序推動,由親師生共同身體力行推行減塑宣導,進而了解減塑的重要性,並願意共同參與減塑活動。再利用多面向的宣導由學校->家庭->社區民眾宣導推廣,走向一同響應減塑活動與傳達減塑的理念與重要性,讓更多人一同來響應減塑活動,也希望藉由此次計畫宣導與實際行動的推廣,讓大家能更加瞭解與明白塑膠製品對環境的傷害與影響,進而能引發對環境關懷的態度,並感受到塑膠的危害性,且表達出對減塑行動的意願,在生活中實踐並邀請他人一起減少塑膠製品及一次性餐具的使用,讓大家共同維護美好的家園與重視減塑的必要性。

宜蘭國小團隊分享他們透過行動影響周周親友響應減塑活動

國小 實體作品組

第一名金門縣中正國小減「瓶」保「平」任我行

  • 學校:金門縣金城鎮中正國民小學
  • 作品名稱:減「瓶」保「平」任我行
  • 指導老師:李麗娟(中正國小/教師)
  • 學生:陳品蓉、張羽、楊甯鈞、陳韓愷

意外事故頻傳的「路不平」與軒然大波的「垃圾大戰」,引發中正國小團隊的研究動機,他們試著將金門兩大棘手問題結合,實地探勘,確實坑洞不平整,缺乏材料修補,全仰賴台灣進口,加上堆積如山的廢棄酒瓶該何去何從?透過實驗發現:將廢棄金門高粱酒瓶打成碎粒替代碎石,製成創意金門高粱酒瓶磚,抗壓強度、吸水率皆符合中國國家標準C級磚要求;氯離子含量符合「綠建材標章評定基準」,是金門海島的特色綠建材。在專家建議下,試鋪於校園,成效良好,可行性高。他們將廢棄物循環再生,變廢為寶,創新價值。師生們成功利用金門在地廢棄酒瓶再生製磚,自給自足,不需仰賴及等待進口,破損立即有材料修補,減少意外發生,守護環境,創造一個永續安全無虞的友善校(家)園。

中正國小師生展演如何從在地議題出發,將廢棄物循環再生,創新價值
中正國小師生說明「減「瓶」保「平」任我行」成果

第二名嘉義縣和睦國小節能循環-環保金爐、烤肉架

  • 學校:嘉義縣中埔鄉和睦國民小學
  • 作品名稱:節能循環-環保金爐、烤肉架
  • 指導老師:陳勝哲(和睦國小/主任)
  • 學生:岳聖珉、曾宇賢、劉議鎂、張博勛

在和睦國小附近有許多商家,偶爾上學的路上會遇到店家在燒金紙,因為大家不喜歡那種濃煙味,都會盡量避開,雖然覺得燒金紙是對神明的一種崇敬,但在無形中汙染空氣、環境,也危害大家的健康。後來在登山時,看到有人使用火箭爐煮東西吃,老師也在自然課中教導過木氣爐進行二次燃燒的原理,因此和睦國小團隊想藉由這次比賽,設計一個能減少廢氣排放,且能應用在生活上的環保爐具。

本作品可廣泛應用在需要盛載燃燒物的爐架上,因為目前團隊成員們最常接觸的是金爐與烤肉架,所以先設計這兩種的模型。如果寒冷地區還有在使用燒煤取暖的話,也可以應用此設計,讓人們在使用時能減少與不完全燃燒的毒氣接觸與排放。

和睦國小團隊展演節能循環-環保金爐、烤肉架成果
和睦國小團隊合照

第三名臺南市北區賢北國小ㄉㄧㄤㄉㄧㄤ雨撲滿 水水大臺南

  • 學校:臺南市北區賢北國民小學
  • 作品名稱:ㄉㄧㄤㄉㄧㄤ雨撲滿 水水大臺南
  • 指導老師:楊永吉(賢北國小/教師)
  • 學生:莊欣霓、王翊柔、吳恩宇、蔡正謙

賢北國小師生觀察學校實際的現況,希望能夠藉由概念的發想,解決目前學校所面對的問題,包含雨撲滿的堵塞、預警的功用、增加雨水回收的實用性。藉由不斷的修正,改變以往過去作品不足的地方,完成這次的作品。作品特色如下:

  1. 水力發電:讓雨撲滿不單單是雨撲滿,結合發電的功能,在用水時需要使用馬達的電力,也能夠透過雨水發電自給自足。
  2. 水質淨化:由於發現到大家對於雨水回收使用率不高,因為擔心雨水回收不乾淨,所以加裝過濾設,讓大家願意使用雨水回收。
  3. 環保:使用回收的材料來創作,不是購買現成的材料,透過回收再利用的方式,讓大家了解到環境保護的重要。
賢北國小學生展演在學校研發雨撲滿成果
賢北國小研發雨撲滿模型

國中 實踐行動組

第一名嘉義市立民生國中伍方‧拾圓—I‧Miss‧You . I(愛地球)無痕飲食園遊會

  • 學校:嘉義市立民生國民中學
  • 作品名稱:伍方‧拾圓—I‧Miss‧You . I(愛地球)無痕飲食園遊會
  • 指導老師:林千惠(民生國中/教師)
  • 學生:賴鼎元、羅筑月、鄭閔方、邵韵荃

此次實踐行動是從嘉義市民生國中50週年校慶主題「伍方‧拾圓—I(愛)‧Miss(覓)‧You(優)」中的「I(愛地球)無痕飲食園遊會」開始。「讓每3年在校慶週就會舉辦一次的園遊會,從減塑開始,動員全校2000名師生與家長、社區民眾們,完成減塑園遊會,朝全校無痕飲食邁進。當日不使用一次性餐具,讓活動所產生的垃圾能達到最小化,落實減塑及無痕飲食,用最有意義的方式慶祝民生國中50歲生日快樂。」

實踐行動過程中,從發想「可不可以少製造點垃圾」、規劃到執行,用接近一年的時間,一步一步的推動,一個一個問題的解決,沒有直接告訴大家減塑就對了,而是從觀念開始建立,小細節都考慮周詳,從減塑到無痕飲食的成功。對環境良善的種子,已在所有人心中種下,減塑無痕從自己開始,再擴展出去,愛地球就從現在開始!

民生國中團隊合照
民生國中團隊展演在學校進行無痕飲食園遊會行動成果

第二名屏東縣立麟洛國中豬「屎」如意

  • 學校:屏東縣立麟洛國民中學
  • 作品名稱:豬「屎」如意
  • 指導老師:宋莉瑛(麟洛國中/教師)
  • 學生:楊蕙慈、賴景成

麟洛國中團隊師生以家鄉最為關注的環境議題「豬屎」作為本次活動的題材,先透過ORID分析整理出團員們的想法與感受。從去年暑假起,歷經10個月,過程中參觀了屏東綠能示範養豬場:中央畜牧場參觀,實地瞭解豬糞水處理流程、沼氣發電、固液分離機等等多項設施,激發起團員們的循環再利用的認知。設計實作作品內容及利用課餘時間製作「如意」豬舍模型及手工立體繪本等等,於10月中旬參與了屏東縣環境教育實作作品組;轉參賽教育部實作行動研究後,開始進入學習單設計,藉由108校本課程時向7年級學弟妹們宣導「水源」的重要性;利用校內慶典時與全校師生及來賓介紹家鄉環境困境、「如意」豬舍的豬屎固液分離處理流程,更加深大家對於豬的排泄物循環再利用的認知,進而能產生更多的環境行動力!深入探究社區的養豬戶作質性調查,獲取更可靠的環境資訊提供給民眾知悉傳統養豬戶的現況。

麟洛國中學生展現以家鄉議題出發之行動實踐成果
麟洛國中學生說明行動實踐成果

第三名基隆市立建德國中不塑之「課」之塑顫塑絕

  • 學校:基隆市立建德國民中學
  • 作品名稱:不塑之「課」之塑顫塑絕
  • 指導老師:范振棟(建德國中/主任)
  • 學生:吳紫妤、邱靖雅、蔡綵萱、曾瑋棠

本次的研究行動取名為「遊」「汰」「教」。希望透過「遊」戲模組的推廣,來達到減塑的效果傳達之外。另外透過瓶「蓋」之「視」覺藝術美化校園活動,期望同學能以生活中淘「汰」的塑膠類製品…等,一同「保」護地球生態。

本次實作過程中建德國中團隊進行減塑行動最易被眾人採取的行動之一「淨灘」,由數據可以明顯看出,大家努力淨灘撿取廢棄物的速度,遠遠比不上塑膠廢棄物被丟棄的速度。因此團隊希望傳達的觀念是-「你丟我撿」的錯誤認知將是危及人類及物種生存的一大危害。若仍是肆意的亂丟垃圾,卻要透過淨灘的方式來解救環境危害,如此只是治標卻非治本,因此必需從「心」紮根,由「減」少一點點「塑」開始,將這一點點匯聚成一股減塑的滂沱之力。

建德國中團隊以桌遊傳達減塑理念

國中 實體作品組

第一名宜蘭縣立國華國中無線遙控水面垃圾自動打撈機

  • 學校:宜蘭縣立國華國民中學
  • 作品名稱:無線遙控水面垃圾自動打撈機
  • 指導老師:范美淑(公正國小/教師)
  • 學生:陳玄曜、楊雅盈

生活中垃圾的問題總是令人困擾,陸地上的垃圾可以藉由回收、焚化來處理,但是水裡的垃圾就連收集都是困難重重,國華國中團隊思考需要更主動蒐集水中垃圾的方法,所以無線式水面垃圾打撈機孕育而生,希望能從生活中的小地方開始,先解決學校水池的垃圾問題,進而實現港口垃圾打撈,最後推廣到處理海洋垃圾。

無線式水面垃圾打撈機作品主要以手機藍芽操控船的運作,在水面上能準確的到達垃圾位置,用物聯網的技術回傳垃圾量及水質的資訊進行數據分析,另外搭載一個打撈器利用水流達到蒐集垃圾的效果。希望這個作品的實現,能改善水中垃圾日益增加的問題,為環境永續發展盡一份心力。

國華國中團隊展現其研發之無線遙控水面垃圾自動打撈機
國華國中學生說明無線遙控水面垃圾自動打撈機設備

第二名新北市立新泰國中超綠能公廁

  • 學校:新北市立新泰國民中學
  • 作品名稱:超綠能公廁
  • 指導老師:姚俊全(新泰國中/教師)
  • 學生:柯智薰、陳金洹、周奕

環保要從生活中做起,公園裡的公廁大部份有耗水、耗電且有異味的問題,新北市新莊區新泰國中柯智薰、周奕、陳金洹三位學生在姚俊全老師的指導下,透過多次模型的製作與改良,並結合生活科技、童軍等各科知識,共同想出八個解決方案-「斜屋頂收集雨水」、「雨水過濾再利用系統」、「雨水帶動電風扇」、「洗手台小便斗」、「開天窗好採光」、「座北朝南開窗好通風」、「Arduino感應燈」、「綠屋頂太陽能」,期許是在現有的公廁,在最少的改建下,能夠達到「多次省水又省電」的效果,讓每個人如廁時,不僅有舒適的環境,同時也在不知不覺中做環保!

新泰國中團隊展現製作超綠能公廁模型成果
新泰國中團隊說明超綠能公廁模型

第三名臺北市立民權國中校園活力動能轉成重力儲能的潔能發電裝置

  • 學校:臺北市立民權國民中學
  • 作品名稱:校園活力動能轉成重力儲能的潔能發電裝置
  • 指導老師:江明岳(民權國中/教師)
  • 學生:曾群翔、梁韋翔、陳羿廷

民權國中團隊師生思考結合重力儲能及運用孩子的活動動能來發電,期望將可產生不少校園綠能電力,達到節能減碳功效,為綠能校園增加亮點。本作品實作分四階段:

  1. 是實際結構尺寸繪圖設計(含拆解)與機構重要配件規格尋找,如齒輪組、骨架材質、發電馬達(DC12V;20W)、滑輪組等。
  2. 委請機械專長技術專家依照團隊設計的結構裁切電焊組裝,此過程最艱鉅也最耗時,尤其是繩索捲軸與上面滑輪位置,須不斷調整到最佳狀態,讓發電馬達能達到足夠發電量,才能流暢操作。
  3. 發電整流電路、鋰電池儲能及夜間LED驅動控制設計製作。
  4. 機電整合測試與調整。
民權國中團隊展現校園活力動能轉成重力儲能的潔能發電裝置成果
民權國中學生說明校園活力動能轉成重力儲能的潔能發電裝置

國小行動組

第一名新北市中角國小我行,我不塑

  • 學校:新北市金山區中角國民小學
  • 隊伍名:中角灣保衛隊
  • 作品名稱:我行,我不塑
  • 指導老師:葉孟倫(中角國小/教師)
  • 學生:郭智賢、李約儒、李育宬、林書約

一次性的塑膠製品雖然帶給現代人便利十足的生活,卻因為其無法被自然分解的性質,往往給自然環境造成巨大的負擔。新北市金山區中角國小葉孟倫老師帶領學生設計了五個方案活動(中角沙珠灣淨灘活動、為中角沙珠灣許一個願望-行動劇、垃圾減量你我他任務-家庭垃圾量紀錄、我的家庭也不塑-家庭垃圾減量行動、跳蚤市場尋寶記),從家庭行動、到班級到全校,以永續環境為出發點,設計減塑學習活動,讓學生於寒假期間與家人落實垃圾減量、分類及無塑生活執行,開學後再藉由辦理跳蚤市場尋寶及拍攝沙灘生態環境微電影方式,展現守護海洋的行動成果,期望為孩子建立正確的環境價值觀,引導孩子持續關注環境議題。

新北市金山區中角國民小學-我行,我不塑
新北市金山區中角國民小學獲得國小行動組第一名

第二名屏東縣勝利國小幫老鷹說故事-黑鳶

  • 學校:屏東縣屏東市勝利國民小學
  • 隊伍名:黑鳶姊妹花
  • 作品名稱:幫老鷹說故事-黑鳶
  • 指導老師:湯奇霖(勝利國小/教務主任)
  • 學生:張惟甯、張惟然

「老鷹想飛」是2015年上映的台灣生態紀錄片,不僅述說黑鳶(俗名「老鷹」)的生態習性,更提及在台灣生活的黑鳶面臨的生態危機。為了替黑鳶發聲,屏東縣屏東市勝利國民小學湯奇霖主任團隊運用五項策略(六頂思考帽筆記術、看影片,學摘要、繪本創作與歷程分析、從繪本創作到戲劇表演、環境行動力,為黑鳶發聲),帶領學生以口說相聲、戲劇、標本展示、保育宣言等方式,持續在屏東縣學校、社區及全國綠色博覽會等場合中宣導,積極為黑鳶議題發聲,期望透過具體行動實踐,為孩子們埋下「友善環境、友愛生物」的種子,期待它發芽、成長和茁壯!

屏東縣屏東市勝利國民小學獲得國小行動組第二名

第三名屏東縣丹路國小部落的命脈-楓港溪健康檢查:水質調查活動

  • 學校:屏東縣獅子鄉丹路國民小學
  • 隊伍名:丹路國小-丹路少年偵探團
  • 作品名稱:部落的命脈-楓港溪健康檢查:水質調查活動
  • 指導老師:蔡宗哲(丹路國小/老師)
  • 學生:候湘庭、陳泓諺、林品筑、高曉光

人類聚落文明發展依傍河流而生,楓港溪是丹路村的生命泉源,給予部落的人們生活所需的水資源,如種植作物及發展經濟等。為引導學生關心在地水資源,屏東縣獅子鄉丹路國民小學蔡宗哲老師與雙流自然教育中心的水質調查小組合作,讓學生跟隨調查人員走入河川實際進行水質調查與檢測,並舉行成果發表會,將所得到的結果分享給學校及部落的家人及同學們,讓在地部落的居民更了解楓港溪的狀況,並提升其河川永續的觀念。

屏東縣獅子鄉丹路國民小學-部落的命脈-楓港溪健康檢查:水質調查活動

國小實務組

第一名金門縣中正國小高粱恆「酒」遠,酒「瓶」價更高

  • 學校:金門縣金城鎮中正國民小學
  • 隊伍名:愛「粒」一萬年,「矸」啦!
  • 作品名稱:高粱恆「酒」遠,酒「瓶」價更高
  • 指導老師:李麗娟(中正國小/教師)、葉炳煙(中正國小/教務主任)
  • 學生:陳柏澄、陳威廷、黃天睿

金門高粱酒是金門縣的特色,年產值驚人,然而堆積如山的廢棄金門高粱酒瓶,便成了金門縣的在地問題。金門縣金城鎮中正國小李麗娟老師及葉炳煙主任,帶領學生結合在地環境問題,經過文獻探討、資料收集、訪談(對象包括:金城垃圾場工作人員、金酒公司副總、台灣省土木技師公會金門辦事處副處長、國立金門大學土木系教授等),並透過「廢棄金門高梁酒瓶碎粒」取代砂的水泥砂漿實驗,達成「垃圾變黃金」的想法,成功將廢棄酒瓶碎粒製成水泥砂漿,達到廢棄物減量及循環再利用,重新賦予酒瓶新生命,成為在地特色綠建材。

金門高粱酒是金門縣的特色
金門縣金城鎮中正國民小學-高粱恆「酒」遠,酒「瓶」價更高
金門縣金城鎮中正國民小學獲得國小實物組第一名

第二名臺北市仁愛國小一舉數得~健身發電清淨空氣

  • 學校:臺北市大安區仁愛國民小學
  • 隊伍名:南波萬隊
  • 作品名稱:一舉數得~健身發電清淨空氣
  • 指導老師:陳婕婷(仁愛國小/教師)
  • 學生:邱武、蔡新銓

仁愛國民小學團隊考量到目前火力發電仍是台灣最依賴的發電來源,且空氣污染最大的來源之一為火力發電,為解決台灣的缺電問題和日益嚴重的空污問題,臺北市大安區仁愛國民小學陳婕婷老師,延伸目前利用腳踏車發在電車頭燈和後警示燈的現況,進一步帶領學生思考設計如何將腳踏車發電時發出來多餘的電能存起來,更實際利用儲存的電能測試提供電能給路燈及空氣清淨機,期望讓每個人每天都為發電出一點力氣,達到全民一起過濾空氣的概念。

臺北市大安區仁愛國民小學-一舉數得~健身發電清淨空氣

第三名苗栗縣照南國小自給自足的超級公園

  • 學校:苗栗縣竹南鎮照南國民小學
  • 隊伍名:發電工廠
  • 作品名稱:自給自足的超級公園
  • 指導老師:許智妃(照南國小/教師)、張家淇(照南國中/教師)
  • 學生:翁聖宏、翁勝筌

竹南鎮照南國民小學兩位學生,由新聞報導中瞭解到去年夏天台灣因為颱風、豪雨導致很多地方淹水,造成農民及養殖業者受到嚴重影響,再加上前往嘉義觸口環境教育中心參觀,看到生態池階梯型的循環的情況,引發他們思考把養殖的環境變成立體的空間的可行性。為將構想實體化,由苗栗縣竹南鎮照南國小許智妃及苗栗縣竹南鎮照南國中張家淇指導兩位學生,利用了綠色能源及循環再利用等概念為設計核心,作出因應氣候變遷公園發電創新地下避災型種養殖暨教育整合產業展示樣本,並使用太陽能、風能…等綠能發電,以及豐富生態環境特色的生態池,結合綠色循環養殖塔,達到循環再利用的目標。此想法不僅可解決種養殖業於極端氣候下損失慘重的問題,也具有綠色生態的教育意義,更呼應了政府提倡的綠能政策,並希望提供相關產業和政府一些新的想法及規劃方向。

苗栗縣竹南鎮照南國民小學-自給自足的超級公園
苗栗縣竹南鎮照南國民小學獲得國小實物組第三名

國中行動組

第一名基隆市建德國中節電一時,快樂一世

  • 學校:基隆市立建德國民中學
  • 隊伍名:『節』『節』bye退
  • 作品名稱:節電一時,快樂一世
  • 指導老師:范振棟(建德國中/學務主任)
  • 學生:王怡涵、楊婷媁、王昱嫻

隨著科技蓬勃發展,人們的用電需求日益增加,目前台灣電力多以燃煤發電,但在燃煤發電的同時,也會產生許多溫室氣體,造成地球暖化日益嚴重。基隆市立建德國中由范振棟主任帶領學生,透過媒體網路平台、全校集會時間,宣導節電及永續經營的重要性,並進行百萬家庭親子節電競賽活動,及設計節電桌遊-「節節bye退桌遊」,過程中持續進行學習回饋和反思,期望將節電行動融入學生日常生活,達到寓教於樂的效果。

基隆市立建德國民中學-節電一時,快樂一世
基隆市立建德國民中學-節電一時,快樂一世簡報
基隆市立建德國民中學獲得國中行動組第一名

第二名雲林縣正心高中附設國中部捐三C換生機

  • 學校:雲林縣私立正心高級中學附設國中部
  • 隊伍名:正心中學環境保育社一隊
  • 作品名稱:捐三C換生機
  • 指導老師:丁椿玲(正心高中附設國中部/教師)
  • 學生:高琮凱、張友維、陳名謙

正心中學環境保育社的師生發現在科技產品發達的時代,仍較少有人注意3C產品的回收問題,回收管道也較少,因此他們想以實際的行動來為環境出力,選擇對環境汙染度高的3C產品來進行回收,於暑假期間持續舉行「捐3C換生機」的活動,並將回收盈餘捐做植樹基金,期望喚起大家重視資源及永續環境,將環境傷害降低,做一個地球的好公民。

雲林縣私立正心高級中學附設國中部-捐三C換生機
雲林縣私立正心高級中學附設國中部獲得國中行動組第二名

第三名新北市鶯歌國中速來塑去的幸福園遊會

  • 學校:新北市立鶯歌國民中學
  • 隊伍名:奇形怪誕的不塑人
  • 作品名稱:速來塑去的幸福園遊會
  • 指導老師:傅秋英(鶯歌國中/教師)
  • 學生:楊芷潔、趙若杰、程煜宗、呂沁恩

新北市立鶯歌國民中學團隊考量到每次舉辦園遊會時產生的大量塑膠製品造成的環境危害,因此與學校合作,透過規劃及辦理「無塑園遊會」,希望園遊會除了吃喝玩樂之外,能帶給同學更多學習和做環保的機會,共同為維護生存環境盡一份力。行動過程中包括於園遊會前分享它校「無塑園遊會」的成功經驗、利用全校集會時間對全校同學進行理念宣導、透過聯絡簿、邀請函等對家長宣導「無塑園遊會」環保的理念及園遊會當天以問卷及訪談瞭解參加者的心得感想。

新北市立鶯歌國民中學-速來塑去的幸福園遊會
新北市立鶯歌國民中學獲得國中行動組第三名

國中實務組

第一名宜蘭縣羅東國中雲端智能滴灌系統

  • 學校:宜蘭縣立羅東國民中學
  • 隊伍名:校園小園丁
  • 作品名稱:雲端智能滴灌系統
  • 指導老師:賴思明(羅東國中/教師)
  • 學生:饒育晉、朱翊杰、林少驊、黃奕綾

宜蘭縣立羅東國中賴思明老師指導學生結合科學實驗,以學校小農田為實作出發點,考量節省人力與用水的方法,使用雨撲滿集水裝置,利用溼度感測器偵測土壤的溼度,控制電磁閥是否開啟供水,採用滴灌管直接對植物根部客製化給水,再透過IoT物聯網技術,開發手機APP雲端監控與操作。本作品預計應用在羅東國中校園的實驗小農田,可有效省水與節省人力。

宜蘭縣立羅東國民中學-雲端智能滴灌系統
宜蘭縣立羅東國民中學-雲端智能滴灌系統簡報
宜蘭縣立羅東國民中學獲得國中實物組第一名

第二名宜蘭縣羅東國中捕風捉日

  • 學校:宜蘭縣立羅東國民中學
  • 隊伍名:進擊的三小強
  • 作品名稱:捕風捉日
  • 指導老師:游明志(羅東國中/教師)
  • 學生:林晉萱、張書瑜、許靖宜

在資源日益缺乏及環保問題等各種因素的限制下,政府正大力推動綠能,以設法提高潔淨的再生能源的發電量,宜蘭縣立羅東國民中學進擊的三小強團隊思考將風力發電能跟太陽能發電結合之可行性。由宜蘭縣立羅東國民中學游明志老師帶領學生將馬達加上扇葉及集風罩後改造成小型風力發電機,並與太陽能板相結合,設計出小功率風力及太陽能整合發電系統,期待藉此作品達到環保惜物、減汙又節能的目的,並增加再生能源的總電量。

宜蘭縣立羅東國民中學-捕風捉日
宜蘭縣立羅東國民中學獲得國中實物組第二名

第三名雲林縣崇德國中吸乾抹淨-微粒子偵測、濾淨之初探

  • 學校:雲林縣立崇德國民中學
  • 隊伍名:變形蟲
  • 作品名稱:吸乾抹淨-微粒子偵測、濾淨之初探
  • 指導老師:林昭良(崇德國中/總務主任)
  • 學生:李依庭、林宇恩、林宇軒

隨著工業加速發展,台灣空氣污染日益嚴重,為改善環境並考量永續發展,因此雲林縣立崇德國民中學經過發想期望找出更有效解決空氣懸浮物的方式。由雲林縣立崇德國民中學林昭良主任帶領學生利用自製PM2.5偵測器偵測生活環境的空氣,並發想自製結合超音波產生水霧原理之空氣濾清器,利用超音波將水分子霧化後產生的細微水霧來吸附黏著空氣中的懸浮微粒,降低空氣中的懸浮粒子濃度,期望可研發主動探測室內空氣品質,並可自動去除室內空氣污染的方式。

雲林縣立崇德國民中學-吸乾抹淨-微粒子偵測、濾淨之初探
雲林縣立崇德國民中學獲得國中實物組第三名

教師行動研究

第一名新北市桃子腳國中小以社區走讀進行環境教育之行動研究

  • 學校:新北市立桃子腳國民中小學
  • 作品名稱:以社區走讀進行環境教育之行動研究
  • 參賽老師:鄭鴻哲(桃子腳國中小/教師)、周意惠(桃子腳國中小/教師)

「無感」是環境教育教學的核心問題之一,原因為重升學及領域知識的教育現象、疏漏環境倫理的科學策略及缺乏在地化統整性環境教育課程,局限了環境素養的培養。針對問題提出包含大漢溪流域、在地文史及產業的「茶、染與大河」議題,整合環境教育方案及自主學習規劃要素的「社區走讀」低碳課程設計,課程脈絡包含覺察、探索、技能、經驗責任等教學步驟,於十二年國教的彈性學習課程時間實施。

結果顯示,課程中強調人、社會及環境倫理的社區議題取向設計,可建構具意義化、真實性、統整性及主動性的環境教育有效學習;透過腳踏車低碳旅行及自主學習的探索實踐,可達成形塑學生覺知、知識、價值、技能及行動等課程目標;經由寫作反思,可架構學生知識與生活的橋樑,落實學用合一,培養環境素養。

本研究所發展「社區走讀」低碳環境課程方案之內涵、特色及實施成效,以及學生及相關參與教師的回饋,可做為發展十二年國教彈性學習課程、落實環境教育及教師教學實踐的參考。

摘錄自《以社區走讀進行環境教育之行動研究》成果報告書 摘要。新北市立桃子腳國民中小學,鄭鴻哲老師、周意惠老師。
新北市立桃子腳國民中小學獲得教師行動研究第一名

第二名屏東縣崎峰國小利用社區資源促發學生環境行動力實踐~以崎峰濕地營造永續家園為例

  • 學校:屏東縣林邊鄉崎峰國民小學
  • 作品名稱:利用社區資源促發學生環境行動力實踐~以崎峰濕地營造永續家園為例
  • 參賽老師:郭希得(崎峰國小/校長)、萬新知(崎峰國小/教導主任)、林佳蓉(崎峰國小/總務主任)、許淑銘(崎峰國小/教務組長)

溼地位處海洋與陸地之間,深具擋風、防洪、淨化水質的功能,溼地還可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有效緩解溫室效應,溼地豐富生態也是生物食物來源。人們已逐漸感知溼地的重要性,並體認環境教育須從小做起。

大鵬灣位於臺灣西南沿海是最大的單口潟湖,在日據時代是發展水上機場基地,灣內平浪靜,自古即為魚蝦之鄉。自民國86年大鵬灣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的成立,為避免有違法魚塭、地層下陷,垃圾污染、養殖污染。鵬管處規劃了六座人工溼地。崎峰濕地為其中一座。崎峰濕地規劃成生態式滯洪池,並結合人工濕地處理系統,當雨季來臨時可發揮滯洪功能,非雨季時則可以處理崎峰社區排出之家庭污水及養殖廢水,而養殖魚塭所用之水乃來自於大鵬灣域的海水,故濕地所要處理的是海水,再匯流排入大鵬灣域。

本研究以行動研究的方式瞭解崎峰濕地成立後是否能提升學生關懷援社區家園的態度,進而珍惜環境資源,化為具體環境行動力。成立溼地公園以後,能否利用附近漁塭景色,開發生態觀光資源,養殖漁家也能夠轉作生態旅遊,兼顧地方居民的利益。首先進行資料蒐集,瞭解溼地的功能與重要性,並分析溼地構成的要素與成因,本研究希望藉由相關的資料收集、實地觀察、實驗分析歸納等體驗教學活動,使本校學生能夠更進一步了解援崎峰溼地的自然與人文環境。同時從此次行動研究中,師生們對崎峰溼地環境態度之影響,是否能影響日後的行動空間。

本研究主題是「利用社區資源促發學生環境行動力實踐~以崎峰濕地營造永續家園為例」雖然台灣其他地區推展溼地教育的小學很多,但由於此研究專題屬多面向研究且會因地域性背景不同而有顯著差異,因此收集過去的研究文獻有限,僅能尋找出其他相關性研究資料,參考其永續環境教育相關資訊在學校場域的實踐狀況做分析探討、歸納資料並整理出國小學生在溼地場域實踐永續家園行動力的實際狀況;此外因時間以及人力的限制,僅以崎峰濕地鄰近地崎峰國小學生為對象,以了解一個小學的溼地教育,未來的研究者可再與其他學校做比較。

摘錄自《利用社區資源促發學生環境行動力實踐~以崎峰濕地營造永續家園為例》成果報告書 摘要。屏東縣林邊鄉崎峰國民小學,郭希得校長、萬新知主任、林佳蓉主任、許淑銘組長。
屏東縣林邊鄉崎峰國民小學獲得教師行動研究第二名

第三名新北市板橋國小資源回收不是萬靈丹! – 透過「快時尚,難消化」行動方案提升國小高年級學生環保意識之行動研究

  • 學校:新北市板橋區板橋國民小學
  • 作品名稱:資源回收不是萬靈丹! – 透過「快時尚,難消化」行動方案提升國小高年級學生環保意識之行動研究
  • 參賽老師:廖誼樺(板橋國小/教師)、賴韻如(板橋國小/生教組長)、張宗文(板橋國小/學務主任)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於讓學校教師與學生明白「光做好資源回收」,還不足以「救地球」,以便讓師生們進一步察覺到環境議題,感受到環境對我們的重要性,進而興起師生自我改革的想法。為達研究目的,本研究採行動研究法,透過DFC行動方案教學法融入國小高年級課程中探討社會「快時尚」現象及其對環境的影響,並發想策略採取行動。

歸納本研究結果,有三個層面的結論,在「環境教育面向」:1. 環保教育忽視成衣業對環境的衝擊。2.快時尚的便利讓人忽略其對環境的威脅性。3.「回收」價值的評斷需重新檢視;在「教師教學面向」:1. 教師環境教育能力需與時俱進。2.行動方案課程有助環境教育之扎根;在「學生學習面向」,研究者發現透過行動方案教學,能提升學生對環保議題的興趣,並增強改變的動力。

本研究建議如下:第一線教師自身亦需反省自己的環保觀念,才能進一步引導學生作更深切的省思;此外,目前鮮少研究探討「快時尚」現象,本研究著重於方案教學實施過程,期盼日後有相關研究更深入探討相關議題。

摘錄自《資源回收不是萬靈丹! – 透過「快時尚,難消化」行動方案提升國小高年級學生環保意識之行動研究》成果報告書 摘要。新北市板橋區板橋國民小學,廖誼樺教師、賴韻如組長、張宗文主任。
新北市板橋區板橋國民小學獲得教師行動研究第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