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報內容

瀏覽數:49
葉片數:6
澆水器:0
主題活動提報

評分項目

4
4
2
3
2

愛樹、種樹、救地球

發表日期:2024-03-28
發表人:亮晶晶

其它環境議題
  • 環境議題:其它環境議題
  • 執行方法:觀摩學習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氣候變遷
  • 議題實質內涵:E34 覺知氣候變遷會對生活、社會及環境造成衝擊
  • 策劃/執行人:江雅菁
  • 動機:其他
  • 目標範圍:班級性
  • 難易度:普通
  • 實施期間:2023/9-2024/3
  • 參與人數:26

目標:

一、藉由閱讀繪本-「椅子樹」,了解樹木與人類、動物和諧共榮共處。
二、透過每天幫芒果種子澆水,觀察紀錄芒果小樹苗的生長過程,引發學生的好奇心及觀察力。
三、明瞭小樹苖生長時會行光合作用,它會吸收二氧化碳,排出氧氣。
四、能夠理解樹木是超級空氣清淨機,可以將地球暖化的元兇-二氧化碳消除,為人類和動物製造新鮮的空氣。
五、明白什麼是地球暖化,地球暖化對我們的生活有什麼影響,讓學生清楚二氧化碳是造成地球暖化、氣候變遷的原因。
六、日常生活中,除了愛樹、多種樹,還可以怎麼做來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解除地球暖化的危機。

進行方式:

一、結合校訂課程介紹繪本<椅子樹>,與學生進行討論,如果把大自然的樹木當成人,他們會是什麼個性的人?

二、帶著學生走入校園觀察,樹木枝幹和葉片上住了哪些的動物和昆蟲,找一處適合躺下來欣賞大樹的草地,用「五感」來仔細感受。回到教室後,與學生討論,樹木對人類和動物有哪些貢獻?

三、學校校園矗著有兩棵高大壯碩的土芒果樹,每年三、四月開出金黃的花穗,六月開始便結出纍纍果實,學生每天在它的樹蔭下玩耍,對它卻完全不了解。老師將前一個學期(六月)採下土芒果的種子取出,種在小盆栽,悉心照料,等待它發出小芽後,十月份將發育成一高一矮的小小樹苗盆栽帶進教室,且舉辦『小樹苗命名及尋找樹媽媽』活動,當學生知道小樹苗是來自高大的芒果樹,都覺得很興奮,全班熱烈討論後幫一高一低的兩株小樹苗取名叫做「大大」和「小小」,然後全班帶著小樹苗們和芒果樹媽媽合照。

四、持續指導學生每天幫小樹苗澆水,帶它們去陽台照光,每天細心觀察、測量,每週一個早自修進行小組討論、紀錄並上台分享,然後每個學生完成自己的小樹苗生長週記。

五、經過兩個月的細心照料,小樹苗們不斷長高,長出一片又一片的葉子,老師搭配《新小牛頓雜誌第210期 種子給的妙點子》引導學生思考,植物是如何獲得營養,才能不斷長高、變壯?最後學生獲得結論:「樹木會行光合作用來製造養分,讓自己越長越高,在這個過程中,樹木會吸收二氧化碳,然後把動物需要的新鮮的空氣-氧氣排放出來。」

六、觀賞因為地球暖化釀成災害的影片,教師說明造成地球暖化原因。全班一起思考如何才能阻止地球繼續暖化?

七、配合生活課程「大樹高、小花香」單元,指導拓印樹幹和樹葉,並完成樹木與動物互動的圖畫,並且將想跟樹朋友說的話,寫在圖畫紙上。

八、經過一個學期的照顧,將小樹苗移植到校園生態區,老師帶領學生來探望它們,感謝它們、祝福它們快快長大。

成果描述:

一、透過繪本的引導學習,學生習得植物總是大方慷慨,歡迎各總昆蟲、動物來棲息、入住或覓食,接著老師帶領學生躺在碧草如茵的大樹下,觀察樹上的動物,且感受樹蔭、微風、鳥鳴、花朵芬芳⋯⋯等帶來的美好。

二、學生了解樹木與人類的生活密不可分,樹木提供木材作為製作房舍、家具的材料、果實做為食物,更重要的是,大樹能提供氧氣、吸走二氧化碳,因為這樣我們人類和動物才能存活在地球上。

三、學生明瞭現在工廠、交通工具和石化工業碳排放愈來愈多,致使環境溫度愈升愈高,這會讓地球產生極端氣候,不適合生物居住,人類的生命大受威脅。經過討論與引導,學生學會:樹木行光合作釋放出的水分,可以有效降低地球溫度,樹木不但是加濕機,更是超級吸碳機,所以,我們要多種樹,珍愛樹木,才能有效減少二氧化碳。

四、放映因氣候變遷造成災害的影片,學生深刻感知,地球暖化的情況日益嚴重,我們除了「多種樹、少砍樹」,還要做環保,珍惜地球資源,多搭大眾交通工具,才是真正愛護地球的表現。

實施心得:

一、雖然樹木在我們居住的環境和校園內到處可見,但是,一年級的孩子對於樹木的認識真的很有限,情感連結也不多。老師請學生說一說對樹木的了解有多少,學生大多只是停留在「樹長得高高的、有綠綠的葉子、有小鳥住」這種表層的概念。透過繪本「椅子樹」和校園樹木踏查活動,學生因為親近大樹,貼近觀察,聞聞其芬芳氣味,摸摸粗壯的樹幹,對樹木有較多的認識和感受。回到教室後,經過老師的解說,學生明白:樹木對人類和動物的貢獻真的非常多。

二、老師實際帶學生照顧芒果樹苗,在學生細心呵護和澆水過程中,每當長出一片嫩芽,每當長高一公分,學生都欣喜萬分。後來,當學生知道小樹苗「小小」是來自校園一棵三層樓高的茂密芒果樹,學生更是驚嘆不已,期待著有一天「小小」也會長成大樹,此時學生跟樹木產生了更深的情感。

三、種植小樹苗的兩個月左右,學生產生濃濃的好奇心,很想知道小樹苗是如何獲得養份而長大的,此時,老師用比較淺顯易懂的方式,將植物行「光合作用的知識」帶入課程中,讓學生明瞭「植物行光合作用會吸取二氧化碳,排放出氧氣,剛好將動物排出的二氧化碳,轉換成氧氣,樹木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新鮮空氣」,此時,學生對樹木報以感謝又崇拜的心情,更明白樹木是人類和地球最重要的好朋友,我們都應該好好珍惜它。

四、當學生知道我們生活的環境曾經如此山明水秀,氣候宜人,因為工業發展後,經濟活動、生活型態的改變和塑膠的發明等種種因素,讓地球發燒生病了,現在地球溫度越來越高,跟多地方都有災情傳出,學生看到這些災難的畫面,都很擔心地球暖化越來越嚴重,老師想透過一系列課程「親近樹木、照顧樹苗、了解樹木」,一步一步循序漸進引導學生覺知樹木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進而關心地球暖化、氣候變遷等相關重要議題。

五、透過這個課程活動,學生明瞭我們要愛護大自然,減少資源浪費、節能減碳,真正落實環保工作,少用塑膠製品,才能讓生病的地球恢復往日的健康。

學習者心得:

學生A:照顧植物好有趣,可以看到它是如何長出嫩芽,我好喜歡芒果樹寶寶和芒果樹媽媽。我還知道,它會長出根來吸收水分,會在葉子上行光合作用製造養分。
學生B:我以前就很喜歡親近大樹,會有很多昆蟲住在上面,大樹會給我們涼風和水果。樹木對我們真的很好,還給我們新鮮的空氣。
學生C: 大樹照顧我們,對我們好,我們也要照顧它、珍惜它,它是全世界的好朋友。
學生D : 樹木可以把人類呼出來的二氧化碳吸走,放出新鮮的氧氣,這樣人類才能一直活在地球上。
學生E:因為大家一直使用塑膠製品,讓地球發燒了,地球的氣候會變得很糟糕,這樣倒楣受苦的就是我們人類了。
學生F :老師放看到氣候異常的影片給我們看,我看到有些國家不斷下大雨,房子都泡在水裡,很多人死掉,心裡很難過,也很擔心我們以後會不會也發生這樣的事。
學生E:老師教導我們許多愛地球的方法,我們要少用塑膠袋、塑膠吸管,要做好資源回收,多走路、少開車。

補充:


    
瀏覽附件,請先登入

回應列表:

  • 回應委員
    回應委員審核結果
    感謝老師分享。
    老師透過繪本故事作為引起動機,讓學生有所感覺和認識,在讓學生以行動展現對於愛護地球、節能減碳的行為與態度。同時佐以學生心得和畫作,以利分享。建議老師可以將課程寫為教案,更能夠分享教學模式,葉片樹會更多。
    發表人:回應委員
    發表時間:2024-04-02
  • 如要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