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R知多少-減量回收再利用
- 環境議題:資源處理與再利用
- 執行方法:數位遊戲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能源資源永續利用
- 議題實質內涵:E41 理解物質循環與資源回收利用的原理
- 策劃/執行人:李俊儫
- 動機:其他
- 目標範圍:班級性
- 難易度:普通
- 實施期間:113/06/18、06/25
- 參與人數:11
目標:
1、了解資源回收的種類及綠色消費概念。
2、了解什麼是3R,以及什麼行動符合3R。
進行方式:
第一節、回收大百科:
1、教師播放「循環回收及實踐綠色消費影片」,讓學生完成學習單。
2、提問有做過哪些種類的資源回收,引導學生討論。
3、教師將回收大百科網站https://recycle.rethinktw.org/製成Qrcode,讓學生使用平板操作,認識生活中常見的物品的組成材料與如何回收。
4、學生用平板自由操作回收大百科網站上的小遊戲,學習分辨生活中常見的物品是回收物還是垃圾。
第二節
1、繼續播放「循環回收及實踐綠色消費影片」,並介紹3R的讀法及意義:Reduce減量、Recycle回收、Reuse再利用。
2、將學生分組,並指導製作4*4格的賓果遊戲,在格中填入Reduce、Recycle、Reuse,每一種最多5~6個,再利用抽籤app,進行賓果遊戲。學生需從「句子」判斷是屬於哪個R,並用英文作答。It's “reduce”.It's “reuse”.It's “recycle”.最後看哪一組連線最多條。
(1)「reduce」(減量)的例子:
使用可重複使用的購物袋,減少一次性塑料的消耗。
使用節能燈泡,減少能源浪費。
騎自行車,降低汽車二氧化碳排放量。
縮短淋浴時間,減少用水。
(2)「recycle」(回收)的例子:
將用過的報紙、雜誌和辦公用紙進行再生紙製作。
將塑膠飲料瓶經過清洗、粉碎、熔融後製成新的塑膠產品。
將玻璃瓶經過清洗和熔融,製成新的玻璃產品。
將廢舊金屬(如鐵、鋼、銅)送到回收廠,熔煉後重新加工成新的金屬產品。
將舊手機、電腦拆解並回收其中的金屬和塑料。
(3)「reuse」(再利用)的例子:
將舊衣物改造成清潔抹布、手工藝品或捐贈給需要的人。
將列印一面的紙張的背面拿來當計算紙。
將舊家具翻新、修理後重新使用。
將舊毛巾剪成小塊當作抹布或寵物床墊。
成果描述:
1、藉由回收大百科網站的操作,學生瞭解了除了常見的紙類、塑膠、金屬、玻璃等分類方式,其實還有很多可以回收的物品。
2、利用賓果遊戲,讓學生藉由討論,了解哪些行為符合3R,知道自己也能做到綠色消費。
實施心得:
因為學生的生活經驗不足,加上臺灣在回收分類上還沒做到很細緻,以致絕大多數孩子對於哪些東西可以回收並沒有概念,藉由這兩節課以回收大百科為主軸延伸的各種活動,讓學生大致瞭解了「循環回收及綠色消費」的概念,希望藉由後續的落實,讓學生能為環境盡一份力。
學習者心得:
1、學生甲:原來廢棄手機裡面有黃金。
2、學生乙:原來塑膠袋可以回收,不過好像都把它丟掉。
3、學生丙:重複使用塑膠袋比買環保袋還要環保。
補充:
當解說3C產品中藏有黃金時,不少學生感到不可思議,課程結束後才想到當下應鼓勵學生搜尋幾家專營資源回收的上市公司的產業故事,會更有說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