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常見的甲蟲
- 環境議題:生物多樣性
- 執行方法:戶外教學/解說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環境倫理
- 議題實質內涵:E26 覺知生物生命的美與價值,關懷動、植物的生命
- 策劃/執行人:郭睿為
- 動機:其他
- 目標範圍:年級性
- 難易度:容易
- 實施期間:2021/09/09
- 參與人數:15
目標:
1.能說出至少3種以上不同的甲蟲。
2.認識獨角仙的外貌及特徵。
3.認識常見的各類甲蟲,例如獨角仙,鍬形蟲以及兜蟲等等。
4.認識甲蟲的相關故事,例如日本武士頭盔的造型緣由。
5.認識甲蟲的生長環境及議題,例如櫻花樹上的紅寶石-霧社血斑天牛。
進行方式:
1.講師說明常見的甲蟲種類。
2.講師說明甲蟲的特性。
3.講師以互動搶答的方式,講述獨角仙的外貌特徵及各部位。
4.請同學觀賞甲蟲的標本及圖片。
5.請同學至少認識4種甲蟲(獨角仙、鍬形蟲、天牛、兜蟲)。
6.講師講解當地保育物種-霧社血斑天牛與櫻花樹及其利弊。
成果描述:
在講解各類甲蟲時學生都能專心的聽講,更能舉一反三,與講師討論自己家常見的甲蟲。在獨甲仙外貌部位講解時,也能積極參與搶答活動。而在觀察甲蟲標本時,也能時不時提出疑問,求知慾望強烈。特別在回程返家的遊覽車上,還在與同儕討論各式各樣的甲蟲問題。
其中,當也特別談到<保育類昆蟲變成害蟲—霧社血斑天牛>,隨著全國各地觀光發展而廣植櫻花樹,也讓保育與經濟發展的衝突問題浮現,植樹的種類與方式也是一大課題。
實施心得:
藉由校外教學,並結合在地社教資源-南投縣自然史教育館。首先,可以讓學生認識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甲蟲,再者,藉由認識甲蟲,更可以讓學生認識周遭自然環境並且親近大自然,其中也特別關心甲蟲的棲息地-樹木與森林。還有更特別的是,將學習活動帶出教室,學生學習興趣更高,寓教更是娛樂,學生大都能專心聆聽講解學習,並且更有意願學習更多相關的甲蟲及其自然知識。
學習者心得:
1.原來甲蟲可以分成很多種類,有些長得很像但又有點不一樣的,就可能是另外一種了,甚至每個月分或季節出現的甲蟲可能都不太一樣。
2.有一些甲蟲現在數量很少,我們要好好愛護牠,像是可以綠化自己生活的地方或是愛護大自然的森林。
3.有一些甲蟲雖然很常看到,但我現在才知道牠叫什麼名字。
4.原來櫻花樹跟天牛的關係有一些問題,有好的地方也有壞的地方。
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