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昇英語力-新冠狀病毒(COVID-19)趨緩了全球暖化嗎?
- 環境議題:全球氣候變遷
- 執行方法:專題研究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氣候變遷
- 議題實質內涵:E35 覺知人類行為是導致氣候變遷的原因
- 策劃/執行人:林瑋渟
- 動機:教案活動單元點子
- 目標範圍:年級性
- 難易度:困難
- 實施期間:2020/3/30-2020/5/31
- 參與人數:60
目標:
1.讓學生思索新冠狀病毒(COVID-19)與全球暖化之間的關聯。
2.使學生了解新冠狀病毒(COVID-19)對全球人民以及環境造成的影響。
3.使學生能夠反向思考全球暖化對新冠狀病毒(COVID-19)甚至幾萬年前的細菌有甚麼影響。
4.讓學生思考在取消封城之後,哪些因應措施是有可能延續來使全球暖化趨緩。
5.學生在聆聽英語影片中和文章中能習得本課程相關的重要單字並寫在學習單中。
進行方式:
1.請學生發表近3個月來新冠狀病毒(COVID-19)對台灣和其他國家有甚麼樣的影響。
2.教師將學生分成小組進行討論:氣候變遷會造成更多流行疾病的產生嗎?
3.在小組發表完討論結果後,教師帶領學生閱讀天下雜誌的一篇文章(教師已簡化文章篇幅、難度及用字)
<<看《氣候緊急時代來了》 你就知道新冠肺炎為何會全球大流行>>
文章來源: https://csr.cw.com.tw/article/41393
4.教師請學生用螢光筆畫出所學習到的新知識並發表想法。
5.教師引導學生了解環境變遷的結果勢必造成更多的全球性傳染疾病,那要如何在目前面臨的困境與經驗中學習到改變的可能性。
6.學生觀看一則有關因封城,而生活環境有了改變的新聞。
影片來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7lm_RHtApE
7.學生分組討論在多數國家封城的期間,哪些活動的停止而造成這些改變? 新冠狀病毒(COVID-19)帶來正面及負面的影響是甚麼?每組將討論的答案寫在海報上。
8.討論完畢後,每組到台上發表各組的看法。
9.教師統整各組的想法。
10.回家完成學習單並寫出課後心得。
成果描述:
1.英語課程結合環境教育,學生從文章中學習到環境的變遷將帶來更多流行疾病。
2.學生從影片中看到真實環境在封城前後的改變:河水變清澈、空氣變乾淨、人們生活作息的改變。
3.在小組討論的過程中,學生能:
(1)說出人類現行活動帶給環境的影響。
(2)了解環境變遷與流行疾病之間的交互作用。
(3)討論哪些目前各國實施的措施造成暫時性的全球暖化趨緩,像是國際航班、郵輪、路上交通工具大幅減少,工廠停工,改變飲食習慣…等等。
(4)思考並發表實際的作為來趨緩全球暖化,像是公司視訊會議取代出差、提高工作時數或效率用輪班方式來減少每日上班通勤人數、減少肉類攝取、提供學生更多元豐富線上學習課程或資源。
(5)在老師的協助下將環境相關的英語單字融入在討論中,並寫在海報上。
4. 在課堂發表時,各組的學生能有條理地說出人類活動與環境變遷的關聯性以及能提出趨緩全球暖化措施。
5.從學習單中看出學生對新冠狀病毒(COVID-19)與環境變遷之間的關聯意識提升,並努力想出措施來趨緩全球暖化。
實施心得:
1. 學生在閱讀文章時,對冰雪融化同時也讓古代病毒重生感到不可思議,以及空氣汙染對人類有嚴重的影響,特別是讀到德里城市每人每天正常呼吸所吸到惡化的空氣品質等於抽了兩包香菸感到相當震撼。
2.在觀看影片時,學生對真實環境在封城前後的河水清澈度和空氣品質的改變感到驚訝。
3.學生在小組討論中,會認真思考目前台灣和國外不同的措施對環境會造成甚麼影響、許多國家封城後的生活方式那些是有可以繼續延續即便在之後取消封城、新冠狀病毒(COVID-19)所帶來的正負面影響。
4.學生由小組發表中,能很有條理地說出哪些改變將能持續減緩全球暖化或是新冠狀病毒(COVID-19)所帶來的正負面影響。
5. 有些同學會很努力的用英語來表達小組的想法,對於學習國際相關議題的英語感到很有成就感。
學習者心得:
A生:希望大家更愛地球,希望那些病毒趕快消失!
B生:沒想到冰溶化竟然會有古代病毒跑出來。
C生:經過這次上課我才知道全球暖化空氣汙染有多可怕,以後我不要再排放廢氣要讓空氣更好!
D生:I think everyone should cherish resources instead of destroying nature.
補充:
這次疫情對國小學生來說是人生第一次與全球連結的大事件,雖然是從氣候變遷的環境議題切入,但得知學生也同時有因家長的經濟受衝擊而受影響,老師能作的是盡量以多元角度讓他們認識此次疫情和其所帶來的新世界,當然英文能力是面對新世界的一項個人資產,學生因為關心疫情,而上網查資料等自我學習能力另人驚嘆,每個事件都有多重面向,所以這也能算是疫情帶來的正向價值。